东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微信联系300元
这两天朋友圈刷到个事儿,挺有意思的。我家楼下便利店老王,闲聊天时说起他侄子的事。那小伙子刚来东港工作,人生地不熟的,有天晚上刷微信,你猜怎么着?刷到个“东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招呼,把他给整懵了。
这事儿听着像段子,但仔细想想,现在微信功能是真方便,也真啥人都有。隔着屏幕,谁也不知道对面坐着的是啥人。我那朋友当时就挠头了,这“附近微信联系300元”的弹窗,点还是不点?
随手一点背后的门道
后来我们几个老哥们儿聊起来,都觉得这事儿不简单。你说要是正经生意,为啥说得这么含糊?叁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够请朋友吃顿烧烤了。可要是碰上个骗局,那可不是叁百块的事儿了。
我另一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表弟说,他们最近接到好几起报案,都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引发的纠纷。有的是付了钱直接被拉黑,有的是见面后发现货不对板,还有更惨的,人到地方发现是个骗局圈套。
这么说可能有点扫兴,但现实就是这样。现在的人呐,隔着屏幕胆子都大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应。可回到现实里,还是得多个心眼。
记得前年我们小区有个租客,也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认识了所谓的“朋友”,结果被骗进去传销组织,好不容易才脱身。这事儿当时在小区传得沸沸扬扬,好多人那段时间都把“附近的人”功能给关了。
其实想想,微信本来是个联系朋友的工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各色人等的社交广场。有正经做生意的,也有动歪脑筋的。就像这个“东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信息,你说它违法吧,它没明说是什么服务;你说它正经吧,这价格和表述又让人浮想联翩。
我在东港住了十几年,看着这座城市从个小渔港变成现在的现代化城市。街道宽了,楼房高了,人心却好像没那么容易看透了。以前邻居串门借个酱油,现在楼上楼下住着可能都不认识。
这种环境下,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本来是个认识新朋友的渠道,可惜被一些人玩坏了。正经人现在都不太敢用这个功能,生怕被误会。我媳妇就老说我,别老刷附近的人,让人看见还以为你在找啥呢。
话说回来,网络世界再怎么虚拟,最后还是得落到现实。那些打着“东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旗号的信息,说到底都是在利用人的好奇心和孤独感。刚来城市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都可能成为目标。
老王说他后来教育侄子了,在城里交际得走正道。参加个兴趣小组,报个培训班,哪怕是去健身房,认识的人都实在得多。起码你知道对方长啥样,是做什么的,比那个“附近微信联系300元”的虚无缥缈强多了。
这个世界变化快,但有些道理永远不变。天上不会掉馅饼,陌生人的热情多半有目的。这不是说要把所有人都想坏,而是说在接触陌生人时,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现在我在街上看到年轻人低头刷手机,就忍不住想,他们是在看工作信息,还是在刷那些“附近的人”?真希望他们能明白,真实的友情和感情,从来不是几百块钱能买到的。
东港的夜景其实挺美的,海风吹着,灯光闪烁着。与其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虚无的刺激,不如走出门去,感受真实的生活。找个大排档吃点海鲜,去海边散散步,说不定就能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就是这样,越是简单的方式,往往越能带来真实的快乐。那些花里胡哨的,说得天花乱坠的,反倒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不是老古板,这是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