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微信联系300元服务
那天晚上刷朋友圈,隔壁老张突然发了个定位在登封的烧烤摊,配文说这地方微信附近人挺热闹。我顺手点开附近的人列表,好家伙,头像花花绿绿的,好几个昵称直接带着“300元一次”的字眼。这价格明晃晃挂在资料页上,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这种直白的标注,心里咯噔一下。现在的人都这么开门见山了吗?连句寒暄都省了,价格标得跟菜市场似的。往下翻了几个,有个叫“登封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账号,个性签名写着“附近微信联系300元服务”,连地址都精确到某条街的宾馆。这操作让我愣了半天,现在连这行都搞起标准化经营了?
藏在手机里的灰色地带
我试着点开几个类似账号,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点:相册里要么是酒店走廊的局部照片,要么是模糊的腿部特写,就是看不清正脸。有个账号甚至用软件把价格水印打在图片上,生怕别人看不见“300元”这几个字。这种明目张胆的营销方式,简直是把平台的审核规则按在地上摩擦。
更让人纳闷的是,这些账号存活时间都不短。我隔了叁天再去看,那个“附近微信联系300元服务”的账号还在活跃,个性签名改成了“24小时在线”。看来他们自有应对封号的套路,说不定备着好几个小号轮流用。
有个做辅警的朋友私下说,他们最近处理过几起相关案件。有些骗子专门用这种账号诈骗,收了定金就拉黑。更离谱的是有次查到个假账号,背后居然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在经营,用的都是网图。这事听得我直摇头,你说现在的人为了挣钱,什么点子都想得出来。
300元背后的生意经
我特意观察过这些账号的活跃时间,基本集中在晚上8点到凌晨2点。这个时间段,正是很多人无聊刷手机的时候。他们很懂心理学,把价格定在300这个档位,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刚好卡在很多人能冲动消费的临界点上。
有次在出租车上和师傅聊起这事,师傅一副见怪不怪的口气:“这算啥?去年扫黄打非那阵子,这帮人改发健身卡优惠,其实还是老本行。”他说有些店明明挂着养生会所的招牌,进门先问你是不是微信预约的,对得上暗号才往包厢引。
现在想想,这种“登封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套路能存在,说明确实有市场需求。有些打工的、出差的,人生地不熟就想找点乐子。但这钱花得真不值当,先不说违法被抓的风险,光是健康隐患就够喝一壶的。
前两天路过登封市中心,看见警车停在某酒店门口。围观的阿姨说是在抓嫖娼的,估计又是通过微信联系的。这让我想起那些明码标价的账号,不知道今晚又有多少人要栽在这“300元一次”上。
其实吧,要说解决寂寞的方法多了去。登封夜市那么多烧烤摊,随便找家坐坐,跟邻桌碰杯啤酒都能交到朋友。非要冒险走歪路,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那些打着“附近微信联系300元服务”幌子的,谁知道屏幕后面等着的是陷阱还是陷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