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尚志火车站旁后街小径
我是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无意间拐进这条尚志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的。说实话,火车站前的那条大马路,我走过无数次,总是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嘈杂得让人只想快步逃离。可从没想过,仅仅一墙之隔,景象竟如此不同。
刚走进来,世界仿佛瞬间就安静了。雨水顺着老旧的屋檐滴答落下,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空气里有股潮湿的、混合着泥土和老木头的气味,闻起来特别踏实。巷子很窄,两旁的墙壁斑斑驳驳,裸露着不同年代的砖块和墙皮,像一本被翻旧了的书,每一页都写着故事。
时间的痕迹
往里走,能看到一些低矮的平房,门口坐着些老人,摇着蒲扇,或者就那么安静地坐着,看着巷口。他们的眼神很平和,似乎我们这些偶然闯入的过客,也不过是这巷子里流动的一部分风景。有个大爷在门口修理一个旧收音机,滋滋啦啦的电流声,反而给这片寂静增添了几分生气。
我停下脚步,看着这尚志火车站旁后街小径,心里忽然有些感慨。火车站前代表着“现在”,是奔流不息的效率和速度;而这里,更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固执地保留着某种“过去”的质感。你能看到墙根处长着的青苔,能看到窗户上糊着的旧报纸,甚至能想象出很多年前,这里也曾充满孩童的嬉闹和家家户户的炊烟。
这种对比很奇妙。一墙之隔,一边是呼啸而过的列车,载着人们奔向远方;一边是静止般的生活,守着方寸之间的烟火日常。我们总是急着赶路,急着去下一个目的地,却很少会留意,在目的地的背面,还藏着这样一番天地。
这条尚志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它不辉煌,也不现代,甚至有些破败。但它真实,有温度。它让我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街,那种邻里之间互相熟悉,日子过得不紧不慢的感觉。我想,生活的一部分真相,或许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吧。
雨渐渐停了,夕阳的光线从屋檐的缝隙里斜射进来,给这片灰扑扑的调子染上了一点暖色。我沿着原路返回,身后那条安静的尚志火车站旁后街小径,渐渐又恢复了它固有的宁静。回到火车站前喧闹的大街,恍如隔世。但那巷子里的光影、气味和那份独特的安宁,却留在了心里,很久都没有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