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品茶上课群,茶韵学习交流组
那个飘着茶香的微信群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江山品茶上课群”弹出条新消息:“今天试的那泡凤凰单丛,喝完喉底居然有股桂花香!”后面跟着好几个陶醉的表情。我笑着放下茶杯,想起叁个月前刚被拉进这个群的场景。
那会儿我连绿茶红茶都分不太清,纯粹是冲着“上课”俩字来的。没想到第一堂课就颠覆认知——李老师捏着一小撮铁观音说:“别把茶想得太玄乎,它就是片叶子。但你得学会跟这片叶子聊天。”他慢悠悠地温杯、投茶、注水,热气腾起的瞬间,整个群视频里都安静了。
真正让我爱上这里的,是那次失败的冲泡经历。照着教程买了同款紫砂壶,水沸了手忙脚乱,结果茶汤涩得皱眉。在群里发了张照片抱怨:“按步骤来的呀,怎么像喝中药?”
马上有人回复:“看你这茶叶还没完全舒展,水温太高吓着它啦。”另一条消息跳出来:“第一泡坐杯久了吧?别急,我刚开始还把普洱泡出酱油色呢!”后面跟了串哈哈大笑的表情。这种不装高深的氛围,让新人特别敢开口。
说来也怪,在这个茶韵学习交流组待久了,连生活节奏都慢了下来。上周加班到十点,烦躁地翻着群聊记录,看到小王分享他周末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喝茶的照片。突然就想起老师说过:“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而喝茶的心情,才是茶的魂魄。”
于是我也翻出闲置已久的盖碗,慢条斯理地泡了盏白牡丹。看着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茶汤会说话”。
现在群里正在筹备“云茶会”,约定周六下午叁点,各自泡同一款茶线上共享。张姐晒出了她收藏的汝瓷杯,大学生小陈用玻璃杯也不觉得寒酸。在这个江山品茶上课群里,重要的不是你用了多贵的茶具,而是那份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对待一盏茶的心情。
窗外霓虹闪烁,我低头给刚发的茶汤照片配上文字:“第叁泡,回甘来了。”很快,消息栏亮起小红点——是群主发了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茶香还在唇齿间流转,而屏幕那端,天南地北的爱茶人正分享着同一份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