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廉江小巷两百元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5 07:20:46 来源:原创内容

老巷深处的约定

巷口那盏昏黄的路灯下,阿明来回踱步已经半个钟头。廉江的夏夜闷热潮湿,汗水顺着他的鬓角往下淌,手里捏着的两百块钱纸币早已被攥得发皱。“她会来吗?”这个念头像蚊子似的在他脑子里打转。不远处大排档的炒菜声和猜拳声飘过来,反倒衬得这条老巷格外安静。

转角传来塑料凉鞋啪嗒啪嗒的声音。小慧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裙子出现,手里提着个保温盒。“等很久了吧?”她说话时总习惯性低头捋耳边的碎发,“我给你炖了汤,晚上跑车能暖和点。”阿明嗯了一声,把卷成卷的两百块钱塞进她手心。这个动作他们重复了十七次,从木棉花开到荔枝熟透。

阿明开夜班出租,小慧在服装厂踩缝纫机。两个月前那个暴雨夜,他送完最后一个客人,看见她蹲在巷子口哭——母亲吃药的钱差两百。从那天起,这两百块就像月老随手系的红线,把两个原本平行的人生轻轻牵到了一起。

“今天厂里发了降温费。”小慧突然抬头,眼睛在路灯下亮晶晶的,“下个月...下个月你不用给我钱了。”阿明拧开保温杯的手顿了顿,滚烫的汤水溅到手背上。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像失控的发动机,突突地撞着胸口。

保温盒里的月光

那晚阿明破天荒提前收工,出租车在廉江大桥上来回开了叁趟。江风裹着咸腥的水汽灌进车窗,他想起小慧说等攒够钱就开家汤粉店,还说知道他胃不好。仪表盘上跳动的时间数字,突然让他想起父亲说过,当年就是用辆二八大杠,载着母亲走完了廉江每一条青石板路。

后来两百块钱变成了汤粉店的本金。他们租下巷尾不到十平米的铺面,招牌是小慧用红色油漆写的“阿明汤粉”。开张那天,阿明把第一碗粉端到小慧面前,浮油花里飘着满满的肉片。隔着蒸腾的白雾,他们忽然都笑了——原来这条老巷见证的,从来不是两百块钱的交易,而是两百个日夜慢慢熬成的日子。

常来吃粉的街坊总爱打趣:“你两口子这廉江小巷两百元的爱情故事,比电视里演的还扎实。”阿明在厨房颠着炒锅不应声,小慧擦桌子的手却会悄悄放慢。灶台上炖着的骨头汤咕嘟咕嘟地响,就像那些没说完的话,都在汤里化成了暖意。

今年木棉飞絮的时候,他们终于盘下了隔壁的铺面。深夜收摊后,两人坐在门槛上数零钱,硬币堆里突然滚出张褪色的两百块。小慧捏着纸币边缘笑:“要不我们裱起来挂墙上?”阿明把烟掐灭:“留着,等孩子长大给他交学费。”夜色里,老巷响起收垃圾车的铃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在月光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