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100元3小时服务,资兴叁小时百元体验
最近听朋友聊起资兴的“100元3小时服务”,第一反应是——这也太划算了吧?现在随便吃顿火锅都不止这个价了。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我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
接待点设在资兴古城门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是个扎马尾的姑娘,她笑着递来一张服务清单:原来这100块钱包含了古城讲解、茶歇体验和手工制作叁个项目。掐指一算,每个项目才合叁十多块,比单买门票便宜一半。
在青石板路上听老故事
戴着橘色导游帽的李师傅是土生土长的资兴人。他带着我们穿行在蜿蜒的巷弄里,手指划过斑驳的砖墙:“瞧见没?这块界石刻着道光年号,当年两家争地界,族长们就在这棵梧桐树下调解。”他说话时眼角的皱纹会挤成扇子形状,好像每道皱纹里都藏着故事。路过老字号酱园时,他突然从柜台要来几片腐乳让我们尝——这种突如其来的小惊喜,倒是正规景区少有的温暖。
走到古码头时,有位大姐忍不住问:“这叁小时会不会太赶啊?”李师傅哈哈一笑,掏出怀表晃了晃:“咱们这是逛菜场不是急行军,刚才在裁缝铺多停了二十分钟不是?”原来他们的时间安排很有弹性,遇到游客感兴趣的景点会自动延长时间。
陶艺馆里的意外收获
手工体验选在临河的陶艺工作室。穿麻布围裙的师傅教我们拉坯,轮盘转起来时,整个屋子都飘着陶土湿润的清香。旁边戴眼镜的小伙子突然“哎呀”一声,原来他本想做个花瓶,结果泥坯在手里歪成了碗状。师傅却连连称赞:“这样随形的器皿才有趣味嘛!”说着顺手在碗沿捏出荷叶边,朽木顿时化作神奇。
坐着歇脚时,我发现窗台上摆满前几批游客的作品。有刻着日期的马克杯,有捏成小兽的镇纸,最妙的是有个歪歪扭扭的笔筒上写着“资兴叁小时百元体验纪念”。这些带着手温的物件,比标准化纪念品更有生命力。
茶歇安排在百年老宅改成的茶室。穿蓝印花布的老板娘端来本地白茶,配着酥脆的猫耳朵零食。我们坐在天井的葡萄架下,看阳光透过镂花窗棂洒在青砖地上。有位从广州来的阿姨念叨:“单是这环境坐着发呆都值回票价了。”她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感叹,这种慢节奏的深度体验,比赶场式旅游舒服太多。
临走时我发现服务台放着留言本。随手翻了几页,看到有带着父母来的子女写道“这是爸妈玩得最自在的一天”,也有大学生用彩笔画了可爱的插画。工作人员说他们会根据留言调整项目,比如上周就新增了古法造纸——看来这个资兴100元3小时服务确实在用心打磨。
回程路上我在想,现在很多景区都在推高价痴滨笔套餐,反而忘了旅游最本真的快乐。资兴这种平民化的深度游,像邻家姑娘般亲切自然。若是你正好路过湘南,不妨空出叁个小时来试试——至少那碗亲手拉的陶坯,会成为旅途中最特别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