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品茶工作室,凤城茶事雅集与品茗闲叙
这几天路过城南老街时,总能看到"凤城品茶工作室"那块素雅招牌。说来也怪,明明这条街上新开了不少网红奶茶店,可偏偏是这家连门帘都用着竹编的小店,让人忍不住想掀开瞧瞧。
推门时铃铛清脆一响,先被满屋的茶香扑了个满怀。不是那种甜腻的香精味,是带着青草气的龙井混着些老白药的醇厚。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给一对老夫妇沏凤凰单丛,玻璃壶里橙黄透亮的茶汤转着圈,看得人喉咙发紧。
茶室里的小江湖
墙角博古架倒是热闹,紫砂壶们挨挨挤挤地蹲着,有个朱泥西施壶还磕了道口子。"这壶跟我七年啦。"茶艺师小林注意到我的视线,"当年学艺时师父送的,第一次冲泡就把壶盖摔了。"她边说边用茶夹翻动陶炉上的建盏,动作稳得像在给婴儿翻身。后来熟客们都管这叫"带疤美人",反而比那些完美无瑕的器具更让人想上手摸一摸。
工作室每月末的"凤城茶事雅集"总在周末午后。不像正式的茶会非得正襟危坐,这儿有人盘着核桃念茶经,也有年轻人抱着笔记本敲代码。上回遇见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教大家用盖碗,00后的手法比老茶客还利落,只是手机不时弹出游戏通知——她吐着舌头说在等游戏赛季更新。
茶汤里的烟火气
最打动人的反倒是些寻常瞬间。常来的退休教师老周总揣着保温杯来"续杯",他说在这喝到的太平猴魁,让他想起七十年代在黄山茶场插队时漫山遍野的茶香。有次他带着八岁孙女来,孩子竟安安静静喝完叁盏茉莉龙珠,临走时小声问:"爷爷,这片叶子是不是睡在花苞里做的梦?"
工作室最近添了张长茶台,专供"品茗闲叙"用。不需要提前预约,随到随泡。前天下午恰逢暴雨,躲雨的人们挤在茶台前分喝一泡陈年普洱。水汽混着茶烟在玻璃窗上晕开,听着雨打芭蕉声,有个程序员突然嘟囔:"比在公司喝胶囊咖啡有温度多了。"后来才知道,他刚因项目延期被骂哭过,是那杯酽茶让他缓过劲儿来。
深秋时他们搞过次夜茶会。不像平日用电壶,特意搬出老炭炉烧水。橘红的炭火映着紫砂壶底,水将沸时有松涛般的呜咽声。那天喝的是八十年代老铁观音,茶汤在月光下泛着琥珀光。有位客人忽然说起童年在外婆家灶膛煨红薯的往事,说着说着声音就黏稠起来。我们谁都没接话,任由茶香裹着回忆在夜色里飘散。
如今工作室的留言本已写到第叁册。最新一页画着简笔画:歪斜的茶壶嘴正对茶杯,旁边稚嫩的字迹写着"它们在说悄悄话"。或许这就是茶香缭绕的妙处——它不急着告诉你什么大道理,只是安静地陪着你,等你自己想起那些被忙碌生活冲淡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