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

发布时间:2025-11-03 12:15:34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前两天,我家隔壁张姐抓着手机冲进我家,声音都在发抖:“你快帮我看看,这孩子是不是被人骗了?”我凑过去一看,手机屏幕上清清楚楚写着——晋中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张姐家儿子小凯今年初二,平时挺懂事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干出这种事儿?

小凯低着头站在客厅,手指绞着衣角。我给他倒了杯橙汁,问他这叁小时到底跟谁通话。孩子憋了半天才说,是跟省城重点中学的退休老教师通话。原来上次期中考试,小凯数学差点不及格,在补习班听同学说,有位特级教师退休后偶尔接线上辅导,但收费特别高。这孩子憋着股劲儿,偷偷攒了半年零花钱,就为了这次通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

“刚开始手都在抖,”小凯捧着玻璃杯说,“但李老师开口就说‘孩子别紧张’,声音特别暖和。”这叁小时里,老教师没急着讲题,反而先聊起自己带过的学生。有个农村娃当初连二元一次方程都解不好,后来愣是考上了985。说到这儿小凯眼睛突然亮了:“老师说我现在的困惑他特别懂,还给我画了张学习地图。”

张姐在边上听得直拍大腿:“你这孩子!要找老师就不能跟我说吗?”小凯嘟囔:“妈你上次还说补习班太贵...”这话把张姐噎住了。确实,现在课外辅导动不动就要叁五千,对比起来,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虽然单价高,但总花费反而少得多。

我翻着小凯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突然想起我们小时候。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遇到难题就跑到老师家敲门。王老师总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给我们讲题,师母还会端出糖拌西红柿。现在想想,那盘西红柿恐怕比现在的补习费还珍贵。

藏在数字背后的温度

李老师在电话里教了个特别的方法——把错题编成故事。比如函数图像变成过山车轨道,化学方程式写成侦探破案。小凯说着就翻开数学卷子,指着上次还搞不懂的抛物线:“现在我看它就像篮球出手的弧线,最高点在哪特别清楚。”

张姐态度慢慢软下来,转头问我:“现在都兴这种辅导方式了?”我翻着通话记录,那晚从七点到十点,通话时长正好卡在课前准备和睡前复习的黄金时段。老教师甚至注意到小凯嗓子哑,还提醒他泡点胖大海。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确实不是普通大班课能给的。

说来也巧,过了两周我在菜市场碰见小凯班主任。老师说最近这孩子上课眼睛里有光了,还在班会分享了“电话辅导”的经历。班上好几个同学都来打听这位神秘老教师,看来这种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的模式,确实触动了某些教育痛点。

昨晚散步时看见小凯坐在小区长椅上打电话,这次是他正在给同桌讲题。他挂电话时不好意思地说:“李老师说的,真懂了的知识要能教给别人。”路灯下这孩子整个人都在发光,我突然觉得,那五百块钱买来的不只是知识,更像是点燃了什么。

张姐现在逢人就说,贵不贵得看值不值。她掰着指头算:请大学生家教每小时80,机构名师300起跳,而这次晋中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反而成了最划算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孩子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劲儿头,这个转变可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