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附近弄堂服务价格相近
街角的偶然发现
那天路过张家界火车站附近,我无意间拐进了一条小巷子。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挂着。几个阿姨坐在板凳上摘菜,空气中飘着饭菜香。就在这样寻常的市井画面里,墙角用粉笔写的几行字让我停下了脚步——"按摩200元一次"。
说实话,这个价格让我有点惊讶。倒不是觉得贵或便宜,就是纳闷在这种地方怎么会有明码标价的服务。往前走了几步,发现类似的招牌还真不少,有的写在硬纸板上,有的直接贴在防盗门上。字迹都歪歪扭扭的,但价格出奇地一致,都在两百块上下浮动。
我正在琢磨这事儿,旁边杂货店的老板朝我笑了笑:"找地方休息?前面弄堂里也有。"他朝巷子深处努努嘴,"价格都差不多的。"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这已经成了这片区域的行情价了。
市井生活的另一面
顺着老板指的方向,我走进另一条更窄的弄堂。这里的生活气息更浓,炒菜的滋啦声、电视声、小孩哭闹声混在一起。但在这些声音中间,偶尔能听到压低的谈话声。有个大姐蹲在门口洗衣服,见我经过便抬头问:"小妹,要松快松快吗?"她说的"松快",应该就是指那种服务了。
我假装随口问价,她伸出两根手指:"两百,干净的。"见我要走,又补了句,"这条弄堂都是这个价,你去别家问也一样。"她的语气很平静,就像在说白菜多少钱一斤。我忽然意识到,对这些住在巷子里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谋生的寻常手段。
巷口修自行车的大爷似乎看出了我的困惑,边拧螺丝边说:"这片的价钱都好多年没变过了。"他告诉我,住在这些老巷子的多是外地来的租户,做小生意的、打工的都有。"两百块不算多,但够一天饭钱。"
生活的重量
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年轻女孩坐在门槛上发呆。她穿着褪色的连衣裙,脚上的凉鞋已经开胶。看见我时,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那一刻我突然想,或许每个人选择这样的生活,背后都有说不出的难处。
巷子尽头有家小卖部,老板娘正在整理货架。"这附近弄堂服务价格相近是有原因的。"她边说边把矿泉水码整齐,"贵了没人来,便宜了做不下去。"她说这些服务者之间似乎有种默契,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毕竟都要吃饭,谁也不想把行情搅乱。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那些写在墙上的数字,在暮色中变得模糊。我忽然明白,在这座旅游城市的光鲜背后,火车站周边的小巷子自成一个小世界。这里的生活不完美,但真实。
离开时又经过最初的那条巷子,粉笔字已经被晚风吹得看不清了。但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又会有人重新写下那个数字——200元。这个价格承载的,或许就是生活最沉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