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磨工作室喝茶,武夷山茶室品茗时光
朋友说武夷山水磨工作室是个特别的地方,我原本想着就是个普通喝茶的处所,推开门却瞬间被那股清雅的茶香包裹住了。店里没有刻意营造的古典氛围,几张原木桌子随意摆放着,墙上挂着几幅当地画家的小品,倒像是走进了一位懂茶的朋友家客厅。
穿着棉麻布衣的茶艺师小陈笑着迎上来,她没急着介绍那些名贵的茶叶,反而先问我们平时喜欢喝什么口味。“岩茶的火功重些,水仙柔和,肉桂霸道…要是刚接触,可以从轻火工的茶开始试试。”她说话时手上也没闲着,温壶、投茶、注水,动作如行云流水。
茶汤里的山水滋味
第一泡茶汤颜色清亮,入口却有说不清的丰富层次。小陈说这就是武夷山茶叶的妙处,山场的土壤、气候、制作工艺,都藏在这杯茶汤里了。“你们慢慢喝,别急着品出什么道道,就当是和水磨工作室的这片空间对话。”
第二泡开始,茶味渐渐打开。舌尖能感觉到微微的苦涩,但转眼就化开,变成持久的回甘。说来奇怪,在这武夷山水磨工作室喝茶,时间好像慢了下来。窗外是武夷山常见的蒙蒙细雨,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茶叶聊到生活,从工作聊到旅行。
小陈又换了一款茶,这次的香气更浓郁些。“喝茶啊,急不得。”她边冲泡边说,“就像我们武夷山人做茶,要慢慢摇青,慢慢烘焙,有时候等待本身就是味道的一部分。”她这话让我想起城市里那些匆匆喝掉的咖啡,好像我们总是急着赶赴下一个行程,却忘了停下来感受此刻。
水壶咕嘟咕嘟地响着,茶香在空气中弥漫。我发现旁边那桌的客人已经坐了快叁个小时,他们很少说话,就那么静静地品着茶,偶尔交换个会心的微笑。这种松弛的状态,在城市里真是难得见到。
说到兴起处,小陈拿出她珍藏的老丛水仙。这泡茶确实不同,茶汤醇厚得像米汤,挂杯香持久不散。“好的武夷山茶室品茗时光,应该是五感的体验。”她说,“你看这茶汤的颜色,闻这盖碗里的香气,感受茶汤在口腔里的变化,甚至连拿杯子的温度都是体验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我们在那里坐了整个下午。离开时雨刚好停了,山间的雾气缓缓流动。回头看看那间不起眼的工作室,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专程来这里喝茶。它不只是在卖茶,更像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慢下来,认真对待每一泡茶,也认真对待当下的时光。
下次来武夷山,我大概还会再去坐坐。不是为了品懂什么名丛奇种,就是想在那样的空间里,安安静静地喝杯茶,让身心都歇一歇。毕竟在忙碌的生活里,能有一段专注的武夷山茶室品茗时光,实在是件奢侈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