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校园后巷茶香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6 05:04:25 来源:原创内容

傍晚五点半的下课铃刚响过,林荫道上就飘起了栀子花的香气。我跟着叁叁两两的学生往学院后门走,梧桐树影在石板路上摇晃得像泼翻的薄荷糖浆。

这条被称为后街的小巷其实没有名字,青砖墙爬着忍冬藤,裁缝铺和旧书店中间藏着七八家茶摊。最里间的「徐记茶档」总飘着竹蒸笼的水汽,老板娘认得每个熟客的口味——戴圆眼镜的女生要荔枝红茶加冰,短发的体育生固定一壶凤凰单丛。

茶香里的闲话时光

“今天社会学课那个分组报告...”隔壁桌穿杏色衬衫的女生用茶盖拨着浮沫,“要不我们做茶摊业态调查?”她的同伴突然笑起来:“那得先喝遍整条街才行!”玻璃壶里的普洱正泛起蟹眼泡,她们谈话的间隙能听见风铃叮咚响。

穿藏青围裙的徐姐给我端来桂花乌龙,顺便放下一碟腌杨梅。“新晒的桂花,香得很。”她说着用毛巾擦掉陶壶边的水渍。记得第一次来还是初春,那时总坐在角落背单词,现在竟能认出常客们养的狸花猫了。

暮色渐渐染上屋檐时,茶摊亮起橙黄的灯。穿汉服的姑娘在拍茶艺视频,镜头掠过青瓷茶海时带起缕缕白烟;两个新生模样的女孩分享着抹茶蛋糕,叉子悬在半空争论该先加奶还是先倒茶。后街的空气里永远浮着叁种味道:茶香、糖炒栗子的焦甜,还有女孩子们毛衣上淡淡的柔顺剂香气。

徐姐的儿子小宝在柜台写作业,忽然举着本子跑来:“妈妈你看!我画了茶壶和月亮。”蜡笔涂的弯月正落在茶摊的屋檐角,像片柠檬卡在青瓦间。这大概就是双河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最动人的部分——它不光是味觉的享受,更像是生活本身在徐徐舒展。

巷口飘来烤红薯的香气时,我的茶已续到第叁泡。桂花乌龙的清甜渐渐转为回甘,仿佛把整个秋天的温柔都收进了喉间。忽然觉得,所谓岁月静好,大概就是捧着温热茶杯时,听见隔壁桌传来轻轻的笑声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