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品茶工作室,五指山茶艺工作室
那天路过城南老街,转角处飘来一阵茶香,抬眼就看见了"五指山品茶工作室"的招牌。说来也巧,隔壁正好是他们的姊妹店"五指山茶艺工作室"。两间店面挨着,像对孪生兄弟,倒是勾起我的好奇心。
推门进去,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冲泡凤凰单丛。她手法很轻,壶嘴离杯口半尺高,水流却不断线。"这叫凤凰叁点头。"她说着把茶海里的茶汤分给我们几个客人。尝了一口,花香蜜韵在舌尖打转,这和平时用马克杯泡的茶包完全是两回事。
茶香里的慢时光
工作室主人老陈正在教两个年轻人辨茶。他抓把茶叶在掌心:"你看这铁观音,蜻蜓头青蛙腿,紧实沉重才是好货。"说着把茶叶抖进盖碗,热水冲下去的瞬间,兰花香扑鼻而来。隔壁茶艺工作室传来古琴声,和这里的茶香混在一起,让人忽然觉得时间慢了下来。
老陈说现在来学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个程序员每周都来,说闻着茶香敲代码效率更高;还有个妈妈带着孩子来体验,小家伙现在能安静地看完一本绘本了。我想啊,在这快节奏的城市里,有这么个地方让人停下来喝杯茶,确实挺难得的。
茶台旁摆着不同产区的茶叶样本,从武夷山的大红袍到云南的普洱,整整齐齐列着标签。老陈随手打开一罐存放五年的老白茶,茶叶已经转化成棕褐色。"好茶需要时间,人也一样。"他慢悠悠地说着,往壶里添水。
茶艺是门生活学问
转到隔壁的茶艺工作室,正好遇上他们在办茶会。五六个人围坐,中间摆着整套朱泥茶具。茶艺师小林演示如何温具、置茶、冲泡,每个动作都带着韵律感。有个第一次来的姑娘看得入神,轮到自己动手时差点把公道杯碰倒。
"没关系啦,"小林笑着扶稳茶杯,"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整壶茶都翻过呢。"她告诉大家,茶艺不在于动作多标准,而是通过这些仪式让自己静下心来。确实,看着茶水在杯中打转,心里那些杂念好像也跟着转走了。
墙边书架上放着不少茶文化书籍,随手翻看时,发现里面夹着许多便签纸。看来常有人在这里边喝茶边做笔记。书架旁的黑板上写着下周的活动安排:宋代点茶体验、茶叶评审入门、亲子茶道课...内容还挺丰富。
正准备离开时,遇见之前学茶的程序员匆匆赶来。他说今天项目上线,特意过来买点茶叶带去公司。"在这待十分钟,比喝叁杯咖啡还提神。"他挑了一罐乌龙茶,闻了又闻,像在确认什么宝贝。
暮色渐浓,两家工作室都亮起暖黄的灯。透过玻璃窗,还能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和袅袅茶烟。这条老街车来车往,唯独这两个门面里,还保留着属于自己的节奏。茶香飘到街上,路过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