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火车站小巷子,宝鸡火车站附近小街道
宝鸡火车站小巷子,宝鸡火车站附近小街道
每次从宝鸡火车站出来,我都不急着往大路上挤。人潮像开闸的洪水,涌向公交站和出租车点,我却总爱拐个弯,钻进旁边那条不起眼的宝鸡火车站小巷子。怎么说呢,那儿有种特别的魔力,像是另一个世界,把火车站的喧嚣一下子就关在了身后。
巷子不宽,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墙面斑驳,露出里头砖头的颜色,苔藓悄悄趴在墙根儿,湿漉漉的。脚下的石板路被磨得光滑,下雨天可得小心点走。一进去,声音就完全变了。不再是火车轰鸣和喇叭声,而是小贩的吆喝、自行车的铃铛声,还有街坊邻里站在门口拉家常的絮语。空气里混着各种味道,刚出笼的包子冒着热气,旁边水果摊的橘子香得诱人,偶尔还能飘过一丝老陈醋的酸劲儿,怪勾人馋虫的。
你再往里走走,这宝鸡火车站附近小街道就更热闹了。卖啥的都有。有个老师傅,守着一个很小的修鞋铺,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缝得认真极了,那架势,仿佛手里不是一双旧鞋,而是件艺术品。旁边理发店的旋转灯柱慢悠悠地转着,里面老师傅的手推子嗡嗡响,客人闭着眼,一脸享受。这种店,现在大城市里可不多见了。
我特别喜欢巷子中间那个卖甑糕的小推车。老板是个中年汉子,话不多,但做甑糕的手艺没得说。糯米、红枣、芸豆,层层铺开,在大锅里蒸得透透的。掀开笼布那一刻,甜香的热气“呼”地扑一脸,买上一块,软糯香甜,价格还实在。我总觉得,这比商场里那些精致的甜点,滋味要厚实得多。在这条宝鸡火车站小巷子里,你能找到很多这种固守着老味道、老节奏的人和事。
站在这巷子里,抬头就能望见火车站那座高大的现代建筑,玻璃幕墙在太阳下反着光。一边是行色匆匆的旅客,奔向天南海北;一边是慢悠悠过日子的居民,守着自家的一亩叁分地。这景象挺有意思的,仿佛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打了个结。这条巷子,它就像是这座城市的肚皮,不那么光鲜亮丽,却满是生活最真实、最暖和的温度。
所以啊,下次你要是路过宝鸡火车站,时间不赶的话,不妨也进来转转。别只顾着看导航上的大路,试着走进这些宝鸡火车站附近小街道。你会看见晾在竹竿上的花衬衫,闻到谁家窗口飘出的饭菜香,听到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秦腔……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凑起来,或许比你特意去哪个景点,更能让你触摸到这座城市的脉搏。这条小巷子,它就在那里,不声不响,却装满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