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私人外卖工作室,曲阜专属外卖定制工坊
这几天路过曲阜的老城区,总能看到几个骑着电动车的身影穿梭在巷弄之间。他们车后座都放着保温箱,箱子上印着“私人外卖工作室”的字样。这让我想起上周朋友小聚时,有位在曲阜工作的老同学特意推荐了这家私人外卖工作室,说是能吃到不少地道的家常菜。
一份有温度的外卖体验
说实在的,现在满大街都是标准化外卖,有时候真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上周我试着点了这家曲阜私人外卖工作室的糖醋排骨和孔府豆腐,没想到送来的餐盒上还贴着张便签,写着“豆腐要趁热吃哦”。这种小细节,突然让人觉得外卖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他们的配送员老张和我聊起来,说工作室就藏在颜庙街附近的老院子里。厨师是本地的一位阿姨,以前在机关食堂做了二十多年饭,最拿手的就是曲阜本地的家常味道。现在加入了这家曲阜专属外卖定制工坊,反而能更自在地做她想做的菜了。
我发现他们家和普通外卖最大的不同,就是能根据客人的需求调整口味。比如上次我提到家里老人不能吃太咸,下次再点餐时,他们就主动把菜做得清淡了些。这种贴心,在现在的外卖市场上还真不多见。
老味道的新生机
有一次和工作室的负责人聊天,他说起创办这个曲阜私人外卖工作室的初衷。原来他之前在济南做餐饮,回到曲阜后发现,虽然满街都是餐馆,但想找个能做地道家常菜的地方反而不容易。特别是那些传承了几代人的老做法,正在慢慢消失。
他们的菜单就很有意思,除了常规菜品,每周还会推出“记忆中的味道”系列。上周是做奶奶辈常吃的菜煎饼,这周又换成了传统做法的甏肉干饭。这些菜品在普通外卖平台上很难见到,但在他们这儿,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招牌。
我有次特别好奇,问他们怎么保证这些传统菜品的质量。厨师阿姨笑着说,她做菜的方子都是从姥姥那辈传下来的,连用的酱料都是按老方法自己调制。虽然过程麻烦些,但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曲阜味道。
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能在忙碌的工作日中午,吃到一口带着锅气的家常菜,确实让人感觉特别踏实。他们的曲阜专属外卖定制工坊最近还推出了小型家宴服务,据说可以提前预约,让厨师根据家庭成员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专门设计一桌菜。
前几天看到他们朋友圈发的新消息,说是开始接受年菜预定了。这在当下的外卖市场里,倒是个挺新鲜的尝试。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想在家吃年夜饭,但又没时间准备,能有这样的服务确实方便不少。
有时候我在想,这样的私人外卖模式,或许正代表着餐饮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它不像连锁餐厅那么标准化,却保留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地方特色。在曲阜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服务方式,似乎特别契合这里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