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哪个巷子有姑娘,阳春何处巷中有女子
那巷子里的日常
阳春哪个巷子有姑娘?这个问题问得,倒让我想起老城区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子了。你说的是哪种姑娘呢?是小时候跳皮筋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还是现在推着婴儿车出来晒太阳的年轻妈妈?我这么一问,你可能就笑了。是啊,巷子里怎么会没有姑娘呢。
我记忆里的巷子,总是湿漉漉的。清晨走过,能听见谁家厨房传来煎蛋的滋啦声,还有豆浆机的嗡嗡响。这时候,巷子就开始活泛起来了。穿着校服的女孩叁叁两两地走过,书包甩在背后,嘴里还叼着没吃完的包子。她们讨论着昨晚的电视剧,或者某个明星的新歌,声音清脆得像早晨的鸟叫。
到了午后,巷子就安静下来。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把青石板路晒得发亮。这时候,你会看见退休的王奶奶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手里永远织着毛线。她算是巷子里的“姑娘”吗?虽然年纪大了,可那份坐在巷口等孙子放学的姿态,和几十年前等恋人下班时,恐怕没什么两样。
阳春何处巷中有女子?其实不用刻意去找。你听,下午四点多,李阿姨的电动车铃铛声准会响起。她在菜市场卖豆腐十几年了,收摊回家的路上,总会停下来和邻居聊几句今天的生意。她的围裙上还沾着豆渣,可说起儿子考上大学的事,眼睛亮亮的,像个得了奖状的小姑娘。
巷子里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却有自己的节奏。晚上七八点,加班回来的年轻白领踩着高跟鞋走过,脚步声在巷子里显得特别清晰。她可能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租住在这里,因为离公司近,租金也合适。有时候我会想,她会不会在某个疲惫的夜晚,也站在巷口望着万家灯火出神?
要说巷子里最热闹的时候,还得是周末。租住在302室的小情侣会一起出来买菜,两个人为了晚上吃红烧肉还是糖醋排骨能讨论一路。女孩子撒个娇,男孩子就投降了,那画面,任谁看了都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吗?
其实想想,阳春哪个巷子有姑娘这个问题,问的或许不是具体的地点,而是那种生活的气息。巷子里的女子,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她们自己。她们在这条巷子里长大,变老,把最普通的日子过成了诗。
现在你再让我回答阳春何处巷中有女子,我大概会指给你看每个亮着灯的窗口。那些光晕里,有正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母亲,有和闺蜜视频聊天的女孩,还有在阳台浇花的老人家。她们构成了这条巷子的灵魂,让冰冷的砖瓦有了温度。
夜深了,巷子重新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还有不知谁家电视机的微弱声响。明天太阳升起时,巷子里的故事还会继续。而那个对于姑娘在哪里的问题,或许本就不需要答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