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梅州同城约茶500元一晚
最近听到不少人在聊梅州同城约茶的事儿,特别是那个500元一晚的说法,总觉得这里面有些门道值得琢磨。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梅州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这个说法时,我心里还嘀咕:这到底是品茶呢还是另有玄机?
记得上周在咖啡店偶遇的老张,他神秘兮兮地翻出手机聊天记录给我看。“你看这个‘梅州同城约茶500元一晚’,我邻居上个月就试过,结果你猜怎么着?”他压低声音,“说是品茶,结果端上来的就是普通铁观音,坐在茶室里干聊了两小时。”
那些年我们误会过的“约茶”
其实在咱们梅州本地,真正懂茶的人都知道,要是正经约茶谈事,老街那家“清风茶舍”环境雅致,一壶上好的单丛也就百来块。可偏偏现在有些人把“梅州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弄得神神秘秘的,反而让人心里犯嘀咕。
我特意问过开茶行的表叔,他边烫茶杯边笑:“你要说500块喝顿茶,那得是用冬蜜香挂杯的百年古树茶。但要是晚上约茶...”他突然收住话头,意味深长地往门外看了眼,“最近确实有些生面孔来打听这个。”
前两天碰到社区民警老林,他正挨家发防诈骗传单。说到这个话题时他直摇头:“现在有些幌子打得巧,明明不是喝茶的事,偏要借茶说事。我们最近就在重点提醒居民,遇到‘梅州同城约茶500元一晚’这种明显高于市场价的,得多长个心眼。”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咱们客家人向来以热情好客着称,喝茶更是日常待客之道。现在倒好,简单的喝茶被赋予了这么多额外的含义。昨天路过新城区的茶楼,确实看到有些打扮时髦的年轻人进进出出,但要说清楚他们是不是真来品茶的,那还真不好说。
有个在酒店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培训服务员时都要特别强调:遇到客人问起“特殊茶艺服务”,必须明确告知只有正规茶饮。他说有次还真碰到个外地客人,得知没有想象中的“特殊服务”后,一脸失望地嘟囔:“网上不是说梅州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很普通吗?”
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夏天在骑楼下乘凉,大人们泡着茶闲聊到深夜的情景。那时候的“约茶”多纯粹啊,一撮茶叶,一壶开水,就能让左邻右舍聚到很晚。现在听到“梅州同城约茶500元一晚”这种说法,总觉得变了味儿。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回归喝茶的本意。就像我爷爷常说的,茶就是茶,不必赋予它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要是真想找茶友,老城茶社每个周末都有茶会,每人叁十块就能品到五六种好茶,还能认识不少真正爱茶的人。
说到最后,我觉得关键还是得擦亮眼睛。下次再看到“梅州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这样的信息,不妨先问问自己:这到底是在约茶,还是在约别的什么?想明白了这个,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