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泄火的小巷子,霍州小巷的烟火气息
霍州这地方啊,要说最有味道的,还得是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爬满青苔,老房子的木门虚掩着,偶尔飘出饭菜香。
傍晚时分走进巷子,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巷口王叔的修车摊还没收,叮叮当当敲着车轮,见我路过抬头一笑:“下班啦?”再往里走,李家媳妇正蹲在门口择菜,几根葱蒜在她手里灵活地翻动着。最里头那家面馆已经亮起灯,老板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热气把玻璃窗蒙上一层白雾。
巷子里的烟火日常
要说这霍州泄火的小巷子,最动人的就是这份烟火气。你瞧,张家奶奶坐在门槛上晒太阳,手里纳着鞋底;几个孩子追着跑过,笑声在巷子里回荡;二楼晾着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摆动,像在跳舞。这些寻常景象,却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树下总是聚着些人。老人们在石凳上下棋,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李大伯刚要落子,旁边就有人喊:“别下那儿!”他瞪眼:“观棋不语懂不懂?”大家都笑起来。这棵树见证了多少这样的黄昏,谁也说不清。
我常想,为什么这些看似破旧的小巷子让人这么留恋?大概是因为这里的生活有温度吧。每扇门后都有一个家的故事,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带着熟悉的表情。不像外面的大街,人来人往却冷冰冰的。
说起霍州小巷的烟火气息,最浓的还要数傍晚。家家开始准备晚饭,炒菜声、说笑声、电视声混在一起。谁家做了红烧肉,香味能飘半条巷子。偶尔有邻居端着碗串门:“尝尝我做的酸菜鱼!”这种随意自在,在高楼大厦里早就找不到了。
巷子口那家杂货店开了二十多年,老板娘能记住每个老顾客的习惯。她总说:“这条巷子就像个大家庭。”确实,谁家有事,邻居们都来帮忙;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整条巷子都替他高兴。
夜幕降临,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几盏路灯发出柔和的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更显得夜晚宁静。站在巷口回望,那些亮着的窗户像星星,温暖着每个晚归的人。
这些老巷子或许不够光鲜,但正是这份朴实的烟火气,让霍州变得与众不同。它提醒着我们,生活不只有奔波,还有这些温暖的瞬间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