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150的爱情在哪条街,定西150的爱恋在哪条街

发布时间:2025-11-05 07:09:18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翻看老照片,突然看见一张泛黄的定西街景。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150号”,字迹已经晕开。这个地址像把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记忆的匣子。

我是在2012年夏天认识老陈的。那时候他六十多岁,总坐在青砖房门口的竹椅上,手里攥着个磨得发亮的铜烟盒。有次我路过,他突然问我:“你说,定西150的爱情在哪条街?”我愣在原地,他却又摆摆手,眼神飘向远处。

铜烟盒里的旧时光

后来熟了些,老陈才告诉我故事的全貌。1976年,他在定西150号化肥厂当技术员,认识了隔壁纺织厂的女工秀兰。两人总约在民主路拐角的老槐树下见面,那是条窄窄的巷子,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

“她总穿件蓝底白花的的确良衬衫,”老陈眯着眼睛,“辫子又粗又黑,走起路来在身后一摇一晃的。”他从铜烟盒里小心取出张黑白照片,边角已经缺损。照片上的姑娘笑得腼腆,背后能看见“定西150号”的门牌。

那些年没有手机,约会全凭默契。每周叁晚饭后,老陈准点出现在老槐树下。秀兰要是加班,就让妹妹捎个纸条,迭成方方正正的小块。有回下大雨,老陈在雨里等了两个小时,浑身湿透。秀兰举着伞跑来时,眼睛红红的。

“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动不动就视频通话。”老陈摇摇头,“我们那会儿,错过就是真错过了。但不知怎么,那种等待反而让每次见面都特别珍贵。”

定西150的爱情在哪条街?对老陈来说,答案再清楚不过——就在民主路那棵老槐树下,在秀兰小跑时扬起的辫梢里,在那些被雨水打湿又晒干的小纸条上。

可惜故事没有圆满的结局。1978年秀兰随家人迁去了南方,开始还通了几封信,后来地址变更,渐渐就断了联系。老陈没娶,一直在定西150号那片老城区生活,像是守着什么。

“前两年拆迁,民主路拓宽了,老槐树也移走了。”他语气平静,手指轻轻摩挲那个铜烟盒,“可我每次路过,还能看见她站在树下的样子。你说怪不怪?”

街角新事

去年秋天再访定西,老城区已经大变样。民主路成了商业街,两旁是亮堂的店铺。我在原来的150号位置找了半天,只看到家奶茶店。

店里是对年轻情侣,二十出头的样子。女孩扎着马尾,正踮脚帮男孩擦额头上的汗。听我问起老陈,男孩笑了:“您说陈爷爷啊,他去年搬去城东儿子家了。不过经常回来,就坐在我们店门口那个长椅上。”

“他还问那个问题吗?”我问。

“定西150的爱恋在哪条街?”女孩接话,“问!每回都问。我们就逗他,说在民主路,在建设路,在 every 条他走过的路上。”

两人相视而笑,手指自然地扣在一起。阳光透过玻璃门,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老陈执着追问的,也许不只是一个地址。

定西150的爱恋在哪条街?时代在变,街道在变,连门牌都重新编过。但总有人在相爱,在等待,在雨里撑伞奔跑,在阳光下十指相扣。爱情从来不挑地方,它就在每条普通的街道上,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静静生长。

离开时我回头看了眼,那对年轻人正在说笑,男孩轻轻把女孩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和老陈描述的四十多年前的情景,奇妙地重迭在一起。

街道会变,房子会拆,树会移走,但总有些东西留下来了。它们藏在泛黄的照片里,藏在磨亮的铜烟盒里,藏在每一代人不问结果的真心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