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那里有站小巷,鄂尔多斯站旁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3 03:57:27 来源:原创内容

来鄂尔多斯之前,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你要是想找最地道的吃食,得去火车站旁边的小巷子转转。”我当时还纳闷,火车站附近不都是大同小异的快餐店吗?直到自己真的站在鄂尔多斯站出口,看着远处那些弯弯曲曲的巷子,才发觉这里别有洞天。

穿过宽阔的马路往西走,没几步就拐进了一条窄巷。迎面扑来的是一股烤羊肉的香气,混着焙子刚出炉的面香味。巷子不宽,两边挨挨挤挤地开着各种小店。有家卖羊杂碎的,老板娘正站在门口的大锅前搅动,热气腾腾的。见我驻足,她抬头笑笑:“来一碗?地道的蒙古做法。”这亲切的招呼,让人不由自主就想坐下来尝尝。

巷子里的老味道

我找了个小马扎坐下,边等羊杂碎边和老板娘闲聊。她说在这条巷子里开店十几年了,来的多是熟客。“别看我们店小,好多从东胜区开车专程来的。”她说话时手上不停,麻利地切着葱花,“现在到处都建商场,倒是我们这些小巷子,还留着从前的味道。”

正说着,羊杂碎上来了。汤色清亮,杂碎炖得恰到好处。吃一口,鲜香瞬间在嘴里化开。旁边桌的大叔看我吃得香,搭话说:“你这找对地方了。这条巷子再往里走,还有家做奶酪的老作坊,祖传的手艺。”他压低声音,“比商场里卖的包装产物强多了。”

确实,走在这些巷子里,能感受到一种与外面截然不同的节奏。没有急匆匆的脚步声,没有汽车的喇叭声,只有店家不紧不慢的招呼声,和食客悠闲的交谈声。这种氛围,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烟火气”吧。

往里走着,发现这条小巷四通八达,像毛细血管一样连接着周边的居民区。不时能看到穿着蒙古袍的老人慢悠悠地走过,也有年轻人叁叁两两地坐在小吃摊前。这种新老交融的景象,让人觉得既传统又鲜活。

在巷子深处,还真找到了那家奶酪作坊。老师傅正在院子里晒制奶豆腐,阳光照在白色的奶块上,泛着柔和的光。他说他的奶酪都是用传统方法发酵的,虽然时间长,但味道纯正。“现在的人都图快,可有些东西,快不得。”他说话时手上的活计不停,那些奶块在他手里翻来翻去,像在照看什么宝贝。

转角遇到新风景

让我意外的是,在这些传统店铺中间,还夹杂着几家很有特色的小店。有卖手工皮具的,店主是个年轻人,正在店里敲打一块皮子;还有家很小的书店,专门收集对于蒙古文化的旧书。这些新业态给老巷子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

和书店老板聊天,他说选择在这里开店,就是看中了这条巷子的人情味。“在大街上开店,客人来了就走。在这里,大家会停下来聊聊天。”他指着书架上一本泛黄的书,“昨天还有个老先生来,给我讲了他记忆中鄂尔多斯站旁小巷位置的变化,那些故事,书本上可找不到。”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那些温暖的灯光,让这条小巷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迷人。我又回到最开始那家羊杂碎店,老板娘正在收拾桌椅。“明天还来吗?”她笑着问。我点点头,心里盘算着明天要去尝尝另一家店的羊肉包子。

走出巷子回头望,火车站大厦的灯光璀璨夺目,而这片小巷却安静地依偎在旁边,自成一派天地。或许,这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在现代化的表象下,总藏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那些对于鄂尔多斯那里有站小巷的传闻,原来都不是空穴来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