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火车南站哪里有小巷子,附近小巷在何处
初来乍到的困惑
第一次从绵竹火车南站走出来,人有点懵。崭新的站房,宽敞的广场,一切都规规整整的,可我就是想找点不一样的东西。你说,一个地方最有味儿、最地道的,是不是往往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我就有这个念头,可站在广场上四下一望,全是笔直的大马路,心里直打鼓:这绵竹火车南站哪里有小巷子啊?
直接问人吧,有点不好意思。打开手机地图,放大再放大,那些代表建筑的图标倒是清清楚楚,可小巷子这种“毛细血管”,地图上还真不好找。看着周边拔地而起的新楼盘和还在施工的围挡,我甚至有点怀疑,这新兴发展的南站片区,是不是压根就没有老城区那种弯弯绕绕的巷弄了?
一次不经意的发现
总不能白来一趟。我决定不坐车,就顺着车站旁边的一条辅路随便走走。走了大概七八分钟,绕过一个大转盘,眼前的景象慢慢变了。高楼的缝隙间,开始出现一些低矮的房檐,路边店铺的招牌也显得更生活化了,有五金店、理发店,还有冒着热气的小吃摊。
再往里一拐,嘿,还真让我找着了!那是一条不算宽的巷子,汽车开进去都得小心错车。两旁的房子有些年头了,墙面带着风吹雨打的痕迹。几户人家的门口,还摆着几盆绿油油的植物。最让我高兴的是,巷子口就有一家卖“绵竹米粉”的小馆子,这个点儿,里面坐着不少本地食客,稀里呼噜地吃着,看着就香。看来,这附近小巷在何处的问题,答案就藏在这种不经意的转角处。
我走进那条巷子,脚下的石板路不算太平整,但走起来特别踏实。阳光斜照进来,把一半巷子映得亮堂堂的,另一半留在阴凉里。有老人家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收音机里放着咿咿呀呀的川剧。这和车站广场那种人来人往的匆忙感,完全是两个世界。我这才明白,不是没有小巷,而是它们以一种更安静、更内敛的方式存在着,等着愿意慢下脚步的人去发现。
巷子里的绵竹味道
顺着巷子往里走,内容可真丰富。除了那家米粉店,往里走几步还有个小小的菜摊,新鲜的蔬菜还带着水珠。再往前,一个老师傅正在自家门口修理自行车,工具摆了一地,叮叮当当的。这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是你在主干道上完全感受不到的。
我最后还是在那个米粉店坐下了。老板娘很热情,听出我不是本地口音,还给我多加了点香菜。一边吃着热辣鲜香的米粉,一边看着巷子里偶尔经过的行人,和邻居间用方言打着招呼,这种感觉特别好。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匆匆路过的旅客,而是短暂地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真实的脉搏。这条无意中发现的小巷,成了我认识绵竹的第一个,也是最生动的窗口。
所以啊,如果你也到了绵竹火车南站,别只是在广场上发呆或者急着打车离开。不妨像我一样,随便挑个方向,安安心心地走上十分钟。那些藏着美食、藏着生活、藏着故事的小巷,很可能就在下一个拐角,安静地等着给你一个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