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女骑手外卖一小时一单怎么叫,昆明女骑手外卖单少原因

发布时间:2025-11-03 16:26:27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刷短视频,总看到有在昆明跑外卖的女骑手吐槽,说现在订单少得可怜,蹲在路口刷半天手机,才等来一个单子,算下来平均一小时才一单。这情况,别说赚钱了,连保本都难。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昆明女骑手外卖一小时一单怎么叫?这活儿还能干吗?

单子都去哪了?

我找几位相熟的女骑手聊了聊。小杨在昆明跑了两年外卖,她一边翻着手机上的接单记录一边摇头:“你看,上午十点半,这算黄金时段了吧?我这儿就两单。跟去年这时候没法比。”她叹了口气,“感觉骑手是越来越多,可点外卖的人好像没那么多了。”

这话不假。走在昆明街头,确实能看到不少身着各色平台工服的骑手,在非高峰时段也聚在商圈周边等单。一方面,不少人看中跑外卖时间自由,纷纷加入;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影响着大家的消费习惯,几块钱的配送费,可能就让一些用户选择下楼自己买。再加上昆明本地生活服务竞争激烈,除了美团、饿了么这些老牌平台,一些本地生活础辫辫也分流了不少订单。这么一来,昆明女骑手外卖单少原因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解释:蛋糕没变大,分蛋糕的人却多了不少。

女骑手的特殊困境

你可能想问,这和男骑手女骑手有关系吗?还真有。小李是个个子不高的姑娘,她的电单车也比别人的小一号。“有些老小区没电梯,要爬六七楼送餐,我体力上就比男骑手吃点亏,送一单的时间他们可能都跑完一单半了。”系统派单有时会考虑骑手的送达效率,这种体力上的客观差异,可能会让系统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派单给效率更高的男骑手。

另外,为了安全考虑,很多女骑手不太愿意在深夜跑单。而夜宵时段,往往是单价较高、订单相对集中的时候。放弃了这部分黄金时段,收入自然受影响。白天单量稀疏,晚上又不敢跑,昆明女骑手外卖一小时一单怎么叫的困局,就这么形成了。她们面临的,不光是订单变少这个普遍问题,还有自身条件带来的特殊挑战。

那她们怎么办呢?总不能干等着。我认识的一位王姐,就想出了个办法。她专门花时间摸清了周边几个大型写字楼和医院的内部结构,哪个科室在几楼,哪家公司从哪个电梯上最快,她都门儿清。时间一长,有些商户都认识她了,遇到往这些地方送的订单,甚至会私下打电话问她有没有空。她靠着这份“精耕细作”,在淡季里也能维持还不错的收入。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当“广撒网”不行的时候,或许可以试试“重点捕捞”。

平台方面是不是也能做点什么呢?比如,在派单逻辑上,能否对长时间未接到单的骑手,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女骑手,进行适当的倾斜?或者在分配一些例如文件、小件商品这种对体力要求不高的订单时,优先考虑她们。这不仅能改善她们的处境,对提升平台的形象也有好处。

天气渐渐热了,中午的阳光晒得人发晕。看着小杨又在路口停下,边擦汗边刷新着手机屏幕,确实能感受到她们的不易。这份靠着电驴和体力奔波的工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希望随着市场的调整和她们自身的努力,能让“一小时一单”的无奈,真正成为过去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