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站街快餐约学生,附近学生快餐约见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纳闷的。最近在莱阳某些街角,总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模样的人,像是在等着什么。有次我路过老城区,听见两个中年人在巷口闲聊:“现在这些学生娃,放学不回家在这儿转悠啥呢?”另一个人摆摆手:“别提了,都是来找便宜快餐的。”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就在莱阳站附近那条窄巷里,每到下午四五点就特别热闹。穿着校服的身影在巷子里进进出出,有的手里还拎着书包。路边小餐馆的老板娘一边擦桌子一边跟我说:“这些孩子啊,就图个方便。十块钱一份的炒饭,吃完就直接在隔壁网吧玩到天黑。”
学生们的选择
我特意去看了几家这样的快餐店。店面都不大,但生意确实红火。有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正扒拉着碗里的面条,我问他为啥老来这儿吃。他头也不抬:“家里没人做饭,这儿便宜又省事。”说完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待会儿还要去补习班呢。”
其实这种“快餐约见”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日常。放学路上顺道吃个便饭,还能碰见同学聊会儿天。不过说实话,看着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挤在狭小的店面里,就着嘈杂声匆忙吃饭的样子,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有个店主跟我说,现在每天能卖出两百多份学生快餐。“他们最爱点的是八块钱的蛋炒饭,再加个叁块钱的烤肠。”说着指了指墙上贴着的简易菜单,“这些孩子精着呢,每周叁我们还送饮料,那天人最多。”
说来也巧,昨天傍晚我又路过那条街。天色渐暗,路灯刚亮起来,几个学生正凑在一起看手机,估计在商量晚上去哪儿。其中一个突然喊道:“要不还是老地方?反正离得近。”这话听着寻常,可仔细想想,这些“老地方”“约见面”的习惯,不知不觉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街角报刊亭的大爷摇着扇子跟我说:“现在这些学生啊,跟我们那会儿真不一样。我们放学都是赶紧回家写作业,他们倒好,约着在快餐店一待就是半天。”正说着,又一群学生说笑着走进对面小店,书包往椅子上一扔,那熟练劲儿一看就是常客。
其实想想也挺能理解。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家长都忙着工作,学生们放学后总得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只是这种“快餐式”的相处方式,会不会让他们也习惯了什么都求快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得再过些日子才能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