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男子常走的小巷弄堂

发布时间:2025-11-03 06:16:31 来源:原创内容

这条巷子没有名字,本地人叫它“老煤巷”,听说早些年拉煤的板车天天从这青石板上碾过,车辙印子到现在还留着浅痕。傍晚五点半,下班的点刚到,巷口就开始热闹起来。

穿灰夹克的老李蹬着二八大杠,铃铛都不按,熟门熟路地拐进巷子。车轮精准地卡进一道深车辙,稳稳当当的,像火车进了轨道。他在这条路上骑了叁十年。

巷子窄,两旁是些老店面。修鞋的张师傅坐在巷腰,膝盖上铺着块厚帆布,正给一只皮鞋换底。看见老李过来,抬头笑笑:“今天早啊。”老李单脚支地:“闺女晚上回来吃饭,得赶早买点陈记卤味。”说完继续往里蹬,车轮又卡进下一道车辙。

巷子里的老味道

陈记卤味店藏在巷子最深处,玻璃柜子被岁月熏得发黄,里头挂着油光锃亮的烧鹅、卤牛肉。老陈系着围裙在切肉,刀落在砧板上的节奏,几十年没变过。“老规矩?”他头也不抬。老李嗯了一声,掏出钱包。这种默契,比任何语言都实在。

再往里走几步,是王师傅的理发店。一把转椅锈迹斑斑,镜框的镀金早就剥落,但剃刀还是那么锋利。五十多岁的老周闭着眼,热毛巾敷在脸上,王师傅的剃刀在他喉结附近游走,稳得像在青石板上骑了叁十年的自行车。

这些男人来这儿不单是为了剃头。王师傅话不多,但耳朵灵光。谁家孩子考学了,谁单位有点变动,他都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剃完头,心里那点疙瘩好像也顺带理清了。

巷子尽头是刘老头的修表铺,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转身。老李修完表总爱在门口站会儿,看着巷子里人来人往。他说在这儿能听见时间流淌的声音——修表的滴答声,剃头的推子声,还有男人们的脚步声,混在一起,成了这条巷子独有的脉搏。

这些男人来这儿不单是为了剃头或修表。王师傅话不多,但耳朵灵光;刘老头修表时专注得像在修复时间本身。他们在这儿卸下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就做一会儿自己。

天色暗下来,路灯亮起,把男人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李提着卤味往回走,遇见刚下班的小赵。“李叔,陈记还开着吗?”“开着,快去吧。”这种对话,每天都要重复好几遍。

淮南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就是这样,它不新潮,不热闹,但像件穿旧了的棉袄,贴身又暖和。男人常走的小巷弄堂里,藏着他们最松弛的状态。那些青石板上的脚印,重迭了叁十年,还会继续重迭下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