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周边500元的情感故事
深夜的鞍山站前街,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我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看着对面小旅馆霓虹招牌明明灭灭。五百块钱,刚好够在那住两晚,或者买条好烟,再或者——像现在这样,听个故事。
老陈是开夜班出租的,副驾上总放着个掉了漆的保温杯。他说跑夜车的人都有职业病,爱跟乘客搭话。“上个月拉了个姑娘,在科技大学后门上的车,抱着书包直哭。”老陈转动方向盘的手很稳,“她说男朋友用五百块给她买了条裙子,转身就跟别人好了。”
五百块能买什么
在鞍山这种老工业城市,五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刚够交半个月房租,够在景子街买两件打折羽绒服,也够小情侣在二台子夜市吃半个月烧烤。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五百块钱就是全部的家当。
我认识个在洗浴中心搓澡的刘姐,四十多岁,手腕上总戴着根红绳。有回她喝多了才说,那红绳是二十年前初恋送的,当时那人兜里就剩五百块,全拿来给她买金项链了。“后来呢?”我问。刘姐把毛巾甩得啪啪响:“后来?他妈嫌我是搓澡的,把他锁家里,凑了五百块钱让我走。”
钢厂下岗的李师傅说得更实在:“啥爱情不爱情的,我跟我老婆结婚那天,全部家当就五百二十块。现在女儿都上大学了,那钱还压在箱底呢。”他笑着弹了弹烟灰,“那时候的五百块,比现在五千块还经花。”
这些鞍山附近500块钱的爱情故事,听着都带着铁锈味。就像立山广场那些放风筝的老人,线攥在手里,飘忽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断了。
去年冬天特别冷,我在深沟寺六区租的房子里写稿,楼下总传来吵架声。是对年轻情侣,女的在美容院打工,男的送外卖。有天深夜听见摔东西的声音,接着是长长的安静。第二天在楼道撞见那男孩,他正在数零钱,毛票铺了一地。“差十八块就够五百了,”他抬头笑笑,“她想学美甲,得交学费。”
我突然想起老陈说的话:“这年头,肯为你凑五百块的人,比说爱你的金贵。”他的出租车穿过五一立交桥,桥下有对老夫妻在摆摊卖糖葫芦,“你看那老两口,风雨无阻的,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地过日子?”
上个月路过站前,居然又看见那对吵架的情侣。他们在夜市支了个美甲小摊,女孩正低头给客人画花瓣,男孩在旁边举着手机打光。路灯昏黄的光晕里,五百块钱的情感故事好像有了新篇章。
鞍山的夜晚总飘着铁粉和烤串的味道。露天矿的坑像巨大的碗,盛着好多这样的故事。五百块,或许买不起永远,但足够在生活硌得人生疼的时候,垫一下脚,看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