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品茶加痴,栖霞茶韵添信
周末清晨的阳光透过竹帘,在茶席上洒下斑驳光影。我望着手机里刚添加的栖霞品茶加痴账号,心里盘算着这场茶会能带来怎样的惊喜。说起来,这个联系方式还是隔壁陈老师推荐的,她总能用各种门路找到城里最地道的茶人。
刚到茶室门口,就被里头飘出的炭火香勾住了脚步。主理人林师傅正不紧不慢地拨弄着风炉,紫砂壶嘴冒着细白水汽。"您就是通过栖霞茶韵添信预约的王先生吧?"他抬眼笑道,"今天准备了武夷山的正岩水仙,这茶就得趁着炭火活水温着喝。"
茶香里的慢时光
看着林师傅行云流水的冲泡动作,我突然想起上回在商场喝的急泡茶。同样是茶叶,在喧嚣环境里就像完成任务似的,哪像现在能看见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开的模样。"您瞧这茶汤,"林师傅将品茗杯推过来,"橙黄透亮得像琥珀,这是传统炭焙才有的色泽。"
热茶入喉的瞬间,整个身子都暖了起来。说来奇怪,明明在手机里只是简单的栖霞品茶加痴几个字,真来到现场才发现,原来所谓"加痴"背后,藏着这么多值得细品的门道。窗外汽车鸣笛声隐约传来,反倒衬得屋里更静了,只有茶水注入公道杯的泠泠声响。
林师傅边续水边说:"现在很多人图方便买茶包,其实就像吃预制菜,方便是方便,总少了现炒的锅气。"他拎起壶柄顺时针分茶,"咱们这栖霞茶韵添信的服务,就是想让茶回到最初的样子——不就是好友围坐,闲话家常嘛。"
第叁泡时茶汤愈发醇厚,舌根泛起清甜。旁边戴眼镜的茶客突然开口:"这回味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的搪瓷缸。"这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气氛顿时活络了。穿蓝布衫的阿姨说起她收集的民国茶罐,年轻女孩分享着在茶山做义工的经历,原本陌生的人们因着这盏茶汤,突然就有了说不完的话。
林师傅又取出藏了五年的老茶,茶叶在瓷盘里发出碎玉般的轻响。他说这茶当年做得透,现在才能转化出果仁香。我突然觉得,好的茶其实像靠谱的缘分,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通过栖霞品茶加痴认识这些茶友,看似偶然,却意外投契。
黄昏时分走出茶室,口袋里装着茶友分享的凤凰单丛。手机弹出新消息,是早上那位眼镜兄发来的茶会照片:青瓷茶杯里荡漾着金黄油亮,背景里众人笑得见牙不见眼。我站在晚风里看了好久,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这半日闲适,比喝到什么名茶都来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