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学生品茶工作室,学生茶艺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3 04:48:02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桂平学生品茶工作室那天,窗外正飘着细雨。几个学生围坐在长条茶桌前,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小心翼翼地往紫砂壶里注水,热气腾起的瞬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龙井的豆香味。穿格子裙的女生凑近闻了闻:"这和我们平时泡的茶包味道完全不一样啊!"

这样的场景在桂平学生品茶工作室每周都会上演。刚开始只是几个茶艺社成员在自习室角落凑合,后来慕名而来的同学越来越多,干脆申请了固定场地。现在这里不仅有全套茶具,还收集了二十多种茶叶标本,墙角铁罐里装着同学们从家乡带来的特产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还有本地老师傅送的西山茶。

茶香里的意外收获

大叁的李同学最初只是来蹭茶喝,现在能准确分辨出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有一次把85度的水错烧到沸腾,结果碧螺春的鲜爽全变成了苦涩。"他转动着手中的品茗杯,"就像我们做实验,温度差一点都不行。"这个工科生突然发现,茶道与专业课之间竟藏着奇妙的通感。

最热闹的要数每月的茶艺交流活动。上周日的主题是"茶叶辨认挑战赛",桌上摆着六种外形相似的绿茶。体育系的王同学捏起干茶对着光观察:"这个蜷曲得像小螺蛳的应该是碧螺春?"旁边文学院的女生忍不住提醒:"你手温会把茶焙坏的!"在阵阵笑声中,大家渐渐学会了如何通过闻香、观形来识别茶叶。

工作室负责人陈老师偶尔会来指导。她从不直接纠正动作,而是说:"试试看水温降低五度"或者"注水时手腕再放松些"。有次同学们泡的茶始终带着水闷味,她轻轻点破:"你们太急着出汤了,就像读书,总要给茶叶舒展的时间。"

上个月的创新茶会让人印象深刻。生物系的同学带来了辫贬试纸,检测不同茶汤的酸碱值;美术系的同学则用茶渍创作水墨画。那个总安静坐在角落的女生突然开口:"原来茶凉了之后的沉淀,能画出这么好看的远山。"她笔下的茶山轮廓,正是窗外真实的西山剪影。

现在工作室的成员已经发展到五十多人。他们最近在尝试用本地西山茶配制拼配茶,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校园晨曦"。茶汤入口时能尝到晨露般的清甜,尾调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或许将来某天,当这些学生离开校园,还会记得某个午后,在茶香里慢慢学会的耐心与专注。

雨不知何时停了。茶桌旁的同学开始收拾茶具,有人轻声哼着歌,窗外传来篮球落地的声响。青瓷壶里还剩着半盏温茶,在水痕间倒映着年轻的脸庞。这个平凡的空间里,正生长着比茶香更持久的东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