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景德镇夜晚巷子何处寻
景德镇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这个问题最近总在我脑子里打转。朋友来玩时问起,我也只能含糊地说“大概在御窑厂附近吧”。
昨晚我终于决定亲自去找找看。沿着中山北路往御窑厂方向走,路灯把青石板照得发亮,两边的小店多数已经打烊,只有几扇木窗里还透出暖黄色的光。
巷子里的惊喜
拐进一条窄巷,突然听见拉坯机转动的声音。这么晚了还有人做瓷?我循着声音走到一扇虚掩的木门前,探头看见个老师傅正就着灯光修坯。“随便看,”他头也不抬,“白天游客多,只有晚上能静心做点东西。”他手上沾满瓷泥,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几十个待烧的素坯。
再往里走,巷子深处藏着好几家这样的作坊。有的亮着灯,匠人在里面画青花;有的已经熄灯,但门外的坯架上还晾着下午刚做的茶具。晚风穿过巷子,带来若有若无的瓷土气息。
原来“站小巷”不单是站着发呆——是站着看匠人手上的活计,站着听拉坯机的声音,站着感受这座城市最真实的脉搏。
走到叁宝路附近,遇见个摆夜摊的本地大姐。她的小推车上摆着手绘的瓷杯:“这都是我家自己烧的,比景区便宜一半。”她边说边指路,“往前走到陶溪川,晚上更热闹,年轻人都在那儿摆创意市集。”
确实,陶溪川的夜晚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老瓷厂改造的园区里,灯光打在高耸的烟囱上,草坪上散落着做陶艺的年轻人。这里的夜市摊位更有设计感,卖的都是原创陶瓷首饰、茶器。有个摊主告诉我,他白天在工作室创作,晚上才出来摆摊:“这样能直接听到客人的反馈。”
在景德镇找夜晚的巷子,倒让我明白了另一件事——这座城市的灵魂从来不在某个具体的地点,而在这些持续跳动着的陶瓷脉搏里。无论是老师傅深夜修坯的专注,还是年轻人摆摊时的热情,都在诉说着瓷都从未停止的故事。
往回走时又经过那条窄巷,拉坯机的声音还在响着。也许明天,又会有新的游客站在巷口,像我一样好奇地张望,然后被这份夜晚的匠心悄悄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