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保山深夜小巷是否开放
保山深夜的小巷,藏着另一番光景
那天晚上朋友突然问我:“你说,保山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对啊,我们白天匆匆走过的那些巷子,到了晚上十点以后,是什么样子呢?是漆黑一片悄然无声,还是另有一番热闹?这个问题像颗小石子投进心里,激起了一圈圈好奇的涟漪。
趁着周末,我决定亲自去转转。晚上十点整,我从正阳路拐进了一条熟悉的小巷。出乎意料的是,巷口那家卖烤豆腐的小摊刚支起灯,暖黄色的灯光把半条巷子都照亮了。老板娘麻利地翻动着烤架上的豆腐,香味飘得老远。“收摊还早着呢,”她笑着对我说,“这才刚上人。”
再往深处走,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有些巷子确实安静下来了,老居民楼的窗户里透出零星的灯光,偶尔有晚归的电动车轻轻驶过。但主巷连接的那些支巷里,居然藏着几家小酒馆,里面坐着叁叁两两的年轻人,低声聊着天。这种安静中的生机,确实让人意外。
走到南边那片老城区时,景象又不同了。这里的巷道更窄,但生活气息更浓。几家烧烤店把人行道都占满了,塑料矮桌旁坐满了食客。炒米线的呲啦声、啤酒瓶的碰撞声、爽朗的笑声,让这些狭窄的巷道充满了烟火气。完全不是我想象中那种空无一人的样子。
不过话说回来,保山深夜小巷是否开放,还真不能一概而论。新城区那些规划整齐的巷子,到了十点多确实冷清下来了;而老城区,特别是小吃摊集中的地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这倒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你在亮堂的主干道上走着,完全想不到一拐进旁边的小巷,会是另一个世界。
在一条巷口,我遇到了一位巡逻的保安。他告诉我,现在这些热闹的巷子都加强了安保,每隔一会儿就有巡逻人员经过。“安全多了,”他说,“大家也愿意晚上出来坐坐了。”这倒是实话,我注意到每条亮堂的巷子都不时有人巡逻,让人挺安心的。
走到快十一点时,我拐进了一条特别安静的巷子。这里没有商铺,只有两旁紧闭的院门。但有趣的是,几乎每家门前都亮着一盏灯,把青石板路照得朦朦胧胧的。偶尔有猫轻轻跑过,或者听到某户人家传来电视的声音。这种安静,并不让人觉得害怕,反而有种被守护着的温暖。
那晚我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把熟悉的不熟悉的巷子都转了一遍。回到家躺在床上,眼前还是那些明明暗暗的光影。朋友那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保山晚上十点后的巷子,既不是全部开放,也不是全部关闭。它们像这个城市的呼吸,有的地方已经沉睡,有的地方还醒着,各有各的节奏。
这种发现让我挺感慨的。我们总以为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很了解,但其实可能只看到了它的一半。白天的保山和夜晚的保山,大街上的保山和小巷里的保山,竟然是不同的模样。下次要是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大概会告诉他:不妨自己晚上去走走看,每条巷子都会给你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