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品茶海选工作室,东台品茗精选会所
这几天路过城东老街,总能看到“东台品茶海选工作室”那块新招牌在夕阳里泛着暖光。说来也巧,隔了两条巷子就是他家姐妹店“东台品茗精选会所”,两处门面都透着雅致,倒让我这个老茶客心痒难耐——这年头能把茶文化做出新花样的店家,可真不多见了。
记得头回踏进工作室时,满墙的紫砂壶在射灯下泛着温润的光,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往白瓷杯里注水。热水撞上茶叶的刹那,龙井的豆香瞬间漫开,像把整个春天都收在了这方寸之间。“我们这儿每个月都会更新茶单,”小姑娘笑着推来茶托,“从福鼎的白毫银针到云南的千年古树,总要让大家尝个新鲜。”
茶汤里的光阴故事
最让我着迷的是他们家的品茶流程。不是简单给你泡杯茶就完事,而是真的会带你从看干茶、闻杯香开始慢慢体验。有次遇到位满头银发的客人,端着汝窑杯的手都在发颤,却能把叁十年前在武夷山收茶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他说现在年轻人总追求快消奶茶,反倒忘了真正的好茶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等待。
这话在理。现在工作室偶尔会办些小型茶会,七八个人围坐成圈,盯着茶海里琥珀色的茶汤缓缓流转。这时候最适合安静发呆,或者听听邻座讲讲他们与茶的缘分——某个程序员会说他是来逃离代码的,带孩子的妈妈则说这里比咖啡馆清净得多。那些零零碎碎的对话,都泡在了氤氲的茶香里。
转过街角的分店倒是另一种光景。深色原木搭配暖黄灯光,更像老友聚会的老地方。竹帘半卷着,窗外梧桐叶正好落在窗台上,服务员端着刚烤好的茶点轻手轻脚走过。他们家主推的是定制茶席,能根据客人的口味偏好搭配不同茶品。上次带朋友去,茶艺师居然用同一款凤凰单丛泡出了七种不同风味,惊得我们连手机都忘了刷。
其实想想,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奶茶店虽然热闹,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倒是像东台品茶海选工作室这样的地方,还保留着传统茶道里那份恰到好处的仪式感。不需要正襟危坐,也不必懂太多门道,只要你愿意给生活腾出半个下午,这里总能用一盏茶的温度把你接住。
昨天傍晚又去坐了坐,临走时店员往我包里塞了包试饮装。“明前龙井今年的最后一茬了,带回去慢慢喝。”茶包上手写的便签墨迹未干,上面画着简笔的茶叶轮廓。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忽然觉得这座城市的喧嚣里,到底还是藏着几处能安放闲情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