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高端大选海选喝茶,金城优质甄选茗品相约
这几天路过南关十字,总能看到不少装修雅致的茶室悄悄开张。暖黄的灯光透过木格窗棂,偶尔飘出几缕熟普洱的醇香。朋友老马拉着我胳膊说:“现在咱们兰州人谈事情,都爱往这些地方钻。你当还像从前那样,蹲在牛肉面馆里边吸溜边聊呐?”
他这话倒让我想起上周末的经历。约了个客户见面,对方直接把地点定在黄河边一家新中式茶舍。推门进去我差点愣住——这哪是记忆里摆着塑料凳的大众茶园?原木长案上景德镇茶具泛着青光,穿着苎麻旗袍的茶艺师正不紧不慢地温杯醒茶。客户笑盈盈递来名片:“别拘束,这儿说话清净。”
金城茶事悄然变
其实细想起来,这种变化早有苗头。去年开始,朋友圈里晒茶盘的人渐渐多过晒酒局的。正宁路上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茶馆,去年重装后居然要提前叁天预约。老板捏着紫砂壶跟我感慨:“现在来的年轻人,能分得清冰岛和班章的口感差异,这在十年前谁敢想?”
有位做建材生意的张总跟我分享他的体会。以前谈合同非得在酒桌上喝得七荤八素,现在改成叁泡茶的时间。“茶香里人的脾气都缓了,上次两个僵持不下的条款,竟在喝到老白茶的时候松了口。”他说着给茶杯续水,琉璃壶里橙红的汤色微微晃动,“这比喝茅台伤肝强多了。”
不过要说最让我惊讶的,还是兰州高端大选海选喝茶这类活动的兴起。起初在群里看到这个名称,还以为是选美比赛。后来才弄明白,这是茶友们自发组织的品鉴会。组织者小王告诉我,他们每月在会员制茶室办一场,每人带一款私藏好茶,用专业评茶表格打分。“去年冬至那场,有人竟带来了九十年代的千两茶,当场就有人激动得手抖。”
茶香里的生意经
这种变化催生了不少新行当。二十七岁的茶艺师小林,去年从杭州学成归来,现在同时给四家茶室做培训。“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赶叁场茶会,兰州人现在认这个。”她翻转着闻香杯让我嗅冷香,“很多公司把茶道培训纳入团建项目,说能磨性子。”
开在创意园区的“墨兰茶叙”更有意思。老板把茶室隔成半开放的小间,既保留私密又不显压抑。有回碰见两位程序员在角落里嘀嘀咕咕,凑近才听见是在讨论代码,手边还摊着笔记本电脑。老板狡黠一笑:“他们包月在这儿办公,说比咖啡厅思路清晰。”
当然也有人不太适应。开物流公司的老周第一次被带去茶会,看着茶宪打抹茶直挠头:“这跟刷油漆似的!”但半年后再见他,居然能说出“紫砂壶泡岩茶要注意泥料烧结度”这种行话。他摸着新收的朱泥壶嘿嘿笑:“现在客户里懂茶的越来越多,不会两句都接不上话。”
暮色渐浓时,我又拐进常去的那家茶室。掌柜正在插花,新到的木樨在水盂里散着甜香。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在比较不同山头的普洱茶饼,讨论声混着煮水声嗡嗡作响。玻璃壶里茶叶缓缓舒展,像这座城市正在打开新的生活维度。或许要不了多久,约人喝茶会成为金城优质甄选茗品相约的日常风景,就像牛肉面要加辣子那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