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200元1小时做完付款快餐,桂林200元1小时即付即得快餐
今天在巷口早餐摊,碰见老邻居张叔正刷着手机嘟囔。凑近一看,他皱着眉头把屏幕转向我:"现在年轻人搞什么名堂?桂林200元1小时做完付款快餐,这写的啥意思?"
我接过手机仔细瞅了瞅,这条信息确实让人犯迷糊。张叔掰着手指算账:"咱桂林吃碗米粉才五六块,这200块钱的饭是镶金边了?还非得限时做完?"
藏在标题里的生意经
其实这种标题在本地生活圈挺常见。上个月我和做餐饮的表弟聊过,他说现在有些商家玩文字游戏。所谓"1小时做完付款",说白了就是现做现卖、保证速度的噱头。表弟的烧腊铺子也试过类似套路,挂出"半小时出炉烧鸭"的牌子,当天营业额还真涨了叁成。
不过要说桂林200元1小时即付即得快餐这个价码,确实高出普通外卖不少。我特意问了开私房菜的朋友刘姐,她笑着揭开谜底:"这价位的快餐通常走精品路线——可能是用阳朔的生态蔬菜,或者漓江现捞的鲜鱼。"她厨房里正炖着茶香排骨,"就像我这道招牌菜,光腌制就要两小时,能跟街边十五块的盒饭一个价吗?"
昨天在象山公园附近,还真遇见这么家店。透明厨房里叁个师傅忙得脚不沾地,墙上贴着"超时免单"的告示。点单的游客跟我说,他们赶下午的游船,就是冲着桂林200元1小时做完付款快餐这个承诺来的。"船不等人啊,这钱花得值!"
但话说回来,不是所有顾客都买账。开滴滴的小王经常在江北等单,他撇嘴道:"我宁可分着点两份五十的,同样一小时送达,还能换着口味吃。"这话提醒了我,商家搞这种桂林200元1小时即付即得快餐的玩法,终究要看地段和人群。旅游区可能吃香,要是放在老居民区,估计大伙儿更愿意去巷子深处找那些开了二十年的老字号。
今早路过七星公园,看见新开的养生馆也在打"半小时药膳配送"的招牌。突然想到,或许这类服务真正卖的不仅是餐食,更是现代人最缺的东西——时间。就像我闺女说的,她宁愿多花二十块让快递上门取件,就为省下跑去驿站的半小时。
张叔后来还是没试那家店,转头进了常去的汤粉店。老板熟络地给他多加了一勺锅烧:"老街坊了,你扫不扫码我都给你留着火候最够的汤头。"氤氲的热气里,我忽然觉得,无论什么新潮的消费模式,最终绕不开人情味这叁个字。
傍晚看见那家店的外卖员骑着电驴从滨江路掠过,保温箱贴着显眼的时效承诺。或许对于拖着行李箱的游客,或者谈生意的商务客来说,这种明码标价的时效保障,确实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只是不知道这些桂林200元1小时即付即得快餐,会不会也像当年流行的网红店那样,潮水退去后还能留下几个真站稳脚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