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品茶上课,常熟茶艺学习体验
那是个周末的早晨,我推开常熟品茶上课的教室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便迎面扑来。教室里摆着几张原木茶桌,几位早到的学员正轻声交谈。老师是位穿着素雅棉麻衣裳的中年人,她正在不紧不慢地摆放茶具,动作流畅得像是在跳舞。
“今天咱们不讲究那些复杂的茶道仪式,”老师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我放松下来,“重点是感受茶叶本身。常熟本地的虞山绿茶,大家先看看干茶。”她递过来一个白瓷茶荷,里面的茶叶蜷曲如眉,色泽银绿相间,煞是可爱。
从一片树叶开始
说实话,我以前喝茶就是牛饮,从来没认真观察过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跟着老师的指引,我把一小撮茶叶放进玻璃杯中,注入80度的热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蜷曲的叶子在水中慢慢舒展,像睡醒的精灵在跳舞。茶汤从无色渐渐变成清澈的黄绿色,教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惊叹声。
“好茶是活的,”老师笑着说,“你们看,茶叶在水中重新活过来了。”我凑近杯子,深深吸了一口气,那股豆香混合着淡淡的花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原来,这就是常熟茶艺学习体验的妙处——它让你重新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轮到自己动手泡茶时,我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全是学问。水温高了,茶汤会泛黄发苦;注水急了,茶叶被打得四处翻滚。老师走到我身边,轻轻调整我握壶的手势:“手腕放松,水流要稳。对,就是这样...”在她的指导下,我泡出的第二杯茶果然清亮了许多。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师,他悄悄对我说,来参加常熟品茶上课后,他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看法。“泡茶和做工程其实很像,都要讲究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但更需要耐心。”他笑着说,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这堂茶课。
茶香里的常熟味道
中场休息时,老师给我们尝了用茶汤调制的特饮。她在冷泡的虞山绿茶中加入几片新鲜薄荷,再点缀一颗青梅,那滋味清新得让人难忘。原来,茶还可以这样玩!大家都兴奋地讨论起自己的创意搭配,有人说要回家试试加桂花,有人想搭配柑橘。
不知不觉中,叁个小时的课程就要结束了。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茶艺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它就是生活。你们在家里用马克杯照样可以泡出好茶,关键是用心。”这句话点醒了我,常熟茶艺学习体验的真谛,或许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日常中寻找诗意。
离开时,我买了两两虞山绿茶。不是因为这茶有多名贵,而是想留住今天这份感受。傍晚回到家,我按照课上所学,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茶桌上,茶香袅袅升起,那一刻,整天的疲惫都消散在茶汤里了。
现在每到周末,我都会静静泡上一壶茶。有时候是清晨,有时候是深夜。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拥有这样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实在是难得。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那次偶然参加的常熟品茶上课,它让我发现,原来美好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