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学生品茶工作室,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

发布时间:2025-11-06 04:57:19 来源:原创内容

绥芬河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窗外飘着细雪,我们几个学生却在这间小小的品茶工作室里暖洋洋地围坐一圈。玻璃壶里的金骏眉正舒展着身子,橙红的茶汤在灯光下像块琥珀。

班长小林是我们这群人里最懂茶的,这会儿他正慢悠悠地往茶海里分茶。“记得我头回喝岩茶,一口下去苦得直皱眉。”他笑着推了推眼镜,“可第叁泡开始,那股花果香突然就冒出来了——就像咱们这工作室,得慢慢品才知道滋味。”

茶香里的另一种课堂

说来挺有意思,这个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最初就是几个爱喝茶的同学凑出来的主意。学校后门那家旧书店阁楼,每月叁百块租金,大家平摊下来每人也就少喝两杯奶茶的钱。刚开始就两张折迭桌、一套简易茶具,现在居然有了叁套不同材质的茶具,还收集了二十多种茶叶。

上周五的茶聚让我印象特别深。大叁的学姐带了她老家自制的柚子茶,我们一边喝着,她一边讲起小时候看外婆做茶的情景。“其实啊,”她突然说,“茶艺交流不见得非要正襟危坐。就像现在,咱们聊着天喝着茶,不知不觉就在分享各自的故事了。”

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正是绥芬河学生品茶工作室最珍贵的地方。没有课本,没有考试,只有茶香和真心话。

这让我想起上个月,有个机械系的男生第一次来。他拘谨地坐在角落,盯着茶杯像在研究精密仪器。可等他尝到那泡凤凰单丛时,眼睛突然亮了:“这茶有奶香味!”现在他已经是常客,还学会了用盖碗泡茶。

在绥芬河学生品茶工作室,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周都在发生。可能是一杯正山小种打开了话匣子,可能是一次失败的冲泡引来的笑声,这些细碎的瞬间,让这间小小的活动室变成了我们在课本之外的第二课堂。

前几天飘雪的傍晚,我们试着一款陈年普洱。厚重的茶汤在口腔里打转,窗外是灰蓝色的天空,屋里有人在轻声哼着歌。那一刻突然觉得,青春就像这杯老茶,需要时间慢慢转化,而我们有幸在这个小小空间里,彼此陪伴着成长。

茶凉了可以再续,就像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由学生自己打理的茶艺交流活动室,早已不只是喝茶的地方——它是我们在匆忙学业中的避风港,是认识新朋友的客厅,是绥芬河这座边境小城里,属于我们的一片温暖天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