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高要男士常访的小巷
拐进高要老城区的青石板路,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穿着汗衫的老陈正蹲在巷口修理自行车,扳手敲打链条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这条巷子没有名字,本地人却都认得——它是高要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之一。
往里走十来步,王叔的凉茶铺子飘出淡淡的夏枯草香气。几个男人坐在竹凳上,端着土陶碗慢悠悠地喝着凉茶。“这天气,喝碗凉茶最舒服。”王叔边说边搅动锅里沸腾的茶汤。凉茶铺开了二十多年,早已成为高要男士常访的小巷据点。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深处,巷子忽然宽敞了些。剃头师傅老周的摊子支在榕树下,一面镜子挂在树干上,旁边摆着用了十多年的折迭椅。正在理发的李大哥闭目养神,电动推子的嗡嗡声和鸟鸣混在一起。“在这儿剪了十几年头发,”老周手上的推子不停,“街坊们都习惯在这儿聊聊天。”
巷子中段有家不起眼的五金店,林老板正在给邻居配钥匙。机器转动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一串串钥匙挂满墙面。“配完钥匙喝杯茶?”林老板抬头问道,手上的活计却不停。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重复,成了巷子里特有的韵律。
傍晚时分,巷口飘来炒菜的香气。阿强的大排档开始摆桌,锅铲与铁锅碰撞出熟悉的声响。几个刚下班的男人自然地坐下,不用点菜,阿强就知道他们要吃什么。这条高要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渐渐热闹起来,自行车铃声、炒菜声、谈笑声交织成温馨的市井画卷。
小巷春秋
七十岁的赵伯每天下午都会来巷子里下象棋。棋盘摆在石桌上,周围总围着几个观战的街坊。“将军!”赵伯得意地移动棋子,围观的人群发出善意的哄笑。这片树荫下的角落,记录着无数这样的午后。
巷尾的裁缝店亮着温暖的灯光。刘师傅戴着老花镜,脚踩缝纫机为客人修改裤脚。“这条巷子啊,”他推推眼镜,“看起来普通,却是很多人的必经之路。”说话时,手上的针线依然流畅地穿行。
夜色渐深,巷子里的人声慢慢散去。只有几个夜归的男人还坐在大排档里,酒杯轻轻碰撞。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影子。这条高要男士常访的小巷在夜色中沉静下来,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清晨五点,送报员的单车铃声划破寂静。早餐店的蒸笼冒出第一缕热气,巷子又开始苏醒。老陈依旧在巷口修车,王叔的凉茶铺飘出药香,仿佛时光在这里打了个转,又继续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