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火车站300一次,仁怀站台服务每回叁百
那天路过仁怀火车站,听见两个蹲在台阶上抽烟的大叔闲聊。一个说:“现在这钱真不经花,随便找个搬运工卸货,张嘴就是仁怀火车站300一次。”另一个弹了弹烟灰接话:“可不是嘛,上回我拉白酒,站台那边也是这个价,仁怀站台服务每回叁百,少一分都不行。”
这话让我停下脚步。叁百块这个数,在别的地方可能就吃顿饭,但在仁怀,它像把钥匙,能打开一扇通往独特世界的小门?。
叁百块背后的白酒江湖
你得知道,仁怀可不是普通的火车站。出了站,空气里都飘着酒糟的香气,有点甜,又有点涩,闻多了还挺上头。这里每辆叁轮车、每个小旅馆,甚至路边摊炒菜的师傅,都能跟你聊几句酱香型白酒的门道。而那“仁怀火车站300一次”的服务,说白了,就是本地人摸索出来的一条龙——从接站、介绍酒厂,到带你尝那么几杯基酒,全包。
老陈就是干这个的。他是个黑瘦的中年人,总穿着沾了点泥点的西裤,但衬衫领子扣得严严实实。“不贵,”他有一次跟我算账,“您想啊,我得开车,得陪您逛,还得跟酒厂的熟人递烟。叁百块,就是份辛苦钱。”他说的“仁怀站台服务每回叁百”,重点在“服务”俩字。这不只是带路,是买他在这行当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经验。
我跟他跑过一趟。上车不说去哪,先递过来一瓶矿泉水。“漱漱口,味蕾清醒了,才能尝出好坏。”他说这话时特认真。车穿过几条窄巷,最后停在一个看起来像大仓库的地方。里面昏暗,但一进门,那股熟悉的、厚重的酱香就扑了过来。
不只是买卖,是门道
仓库里堆满酒坛,红布封口,有的还用毛笔写着日期。老师傅拿着个长把勺子走过来,舀起一点,示意我伸手。酒液落在手心,微微发热,他让我搓一搓再闻。“怎么样?”他问。我说不上来,就觉着香,很复杂的香。老师傅笑了:“这就对了,好酒闻着是说不清的舒服,不是冲鼻子的酒精味。”
老陈在旁边小声补充:“很多人冲着‘仁怀火车站300一次’便宜来找我,以为能捡漏买到飞天茅台。我直说,不可能。但我能让你明白,为什么茅台是茅台,而这坛子酒,有它自己的味儿。” 他这话实在。在这行, honesty 比什么都重要。骗人一次,名声就臭了,在这小城里根本混不下去。
那天我并没买酒,老陈也没不高兴。回程路上他还指给我看哪些是正规大厂,哪些是家庭作坊。“仁怀站台服务每回叁百,有的人觉得就是导游费,”他摇摇头,“但我觉着吧,是帮人少走点弯路。酒这东西,水深着呢。”
后来天黑了,火车站广场亮起灯。那些喊着“仁怀火车站300一次”揽客的人还在,老陈跟我道别,又走向新到站的旅客。我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三百块,买的不是服务,更像是一张走进真实仁怀的临时门票。这里没有 fancy 的广告,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空气里散不开的酒香,和像老陈这样,靠专业和口碑吃饭的普通人。
火车站钟声敲响,我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酒糟味儿。或许明天,我也会找个由头,再去体会一次那独特的“仁怀站台服务每回叁百”吧,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