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水磨工作室喝茶,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
推开那扇木门
第一次找和田水磨工作室,还真费了点劲儿。它藏在一片老居民区里,要不是朋友再叁推荐,我可能就在那些相似的巷口放弃了。直到看见那个古朴的木招牌,心里才踏实下来——就是这儿了。
推开略显沉重的木门,时光仿佛突然慢了下来。外面的车马喧嚣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挡在了身后,只剩下满屋子的茶香,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水磨转动声。老板是个温和的中年人,正不紧不慢地侍弄着茶具,见我进来,只抬头笑了笑:“随便坐,水刚开。”
水磨声里的茶香
我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老板准备茶水。他用的还是那种很传统的手法,每一个动作都不急不躁的。说来也怪,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能找到一个让你心甘情愿放慢脚步的地方,实在难得。
水磨的声音低沉而均匀,像是给整个空间打着拍子。我问老板为什么要把工作室叫“水磨”,他一边烫着茶杯一边说:“你看那水磨,水流不急不缓,石轮不紧不慢,可再硬的粮食也能磨成细粉。喝茶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这话让我想了很久。是啊,我们平时喝茶,往往只是为了提神解渴,却很少真正静下心来,像这样完整地经历一遍从烧水到品饮的过程。
第一泡茶端上来时,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显得格外清亮。我小心地端起杯子,先闻了闻——香气很特别,不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浓香,而是要你静下心来才能体会的、层层展开的韵味。老板说,这是他自己存放了七八年的老白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喝出它真正的味道。
茶室里的陌生人
正品着茶,又进来一位老先生。看他和老板熟络的样子,应该是这里的常客。老板自然地给他也斟上一杯,两人就那么静静地喝着,偶尔说上几句话,大多是对于茶的味道变化。
老先生注意到我在看墙上的字画,便温和地说:“年轻人,喜欢这儿的环境?”我点点头。他笑了:“我第一次来也是你这个样子,浑身紧绷绷的。多来几次就好了,这地方啊,能让你学会怎么停下来。”
停下来。这个词让我心里动了一下。我们总是在赶路,赶着上班,赶着完成任务,赶着赴下一个约会,却很少问问自己,这么着急到底要去哪里。
不知不觉,我在水磨坊茶室已经坐了两个多小时。这期间,我只是喝茶,听着水磨的声音,看着窗外的光影慢慢移动。没有刷手机,没有想那些永远处理不完的工作,就是单纯地和自己待在一起。说来也怪,这种“无所事事”的时光,反而让我觉得特别充实。
该走了,还会再来
夕阳西斜的时候,我起身告辞。老板正在整理茶具,还是那样不急不缓的。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大老远跑到这个不太起眼的地方来。我们缺的也许不是那杯茶,而是喝茶时的那份心境,那个允许我们慢下来的空间。
走出工作室,重新回到热闹的街道上,感觉整个世界的声音又回来了。但很奇怪,这次我没有觉得烦躁,反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水磨坊茶室的品茗时光,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安静的种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我还会再去找那个地方,再去找那个愿意安静喝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