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潮州学生服务200元随时到
最近在潮州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这样的讨论:找个学生帮忙跑腿办事,两百块钱就能随叫随到。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鲜的,你说现在年轻人的时间都这么值钱了吗?
我先说说上周遇到的真实情况。家里水管突然漏水,正赶上工作日根本抽不开身。邻居大姐拍着胸脯说“我给你找个学生来”,不到半小时,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就拎着工具包上门了。他动作利索地修好漏水点,还把积水拖得干干净净。临走时我塞给他两百块,他笑得特别腼腆:“谢谢阿姨,这周末的伙食费有着落了。”
年轻人的时间账本
后来熟了我才明白,这些潮州学生服务200元随时到的现象背后,藏着年轻人新的生活智慧。大叁学生小陈给我算过账:周末做两天家教能赚叁百,但平时零散的叁小时可能更划算。帮人代取快递、临时看店、辅导作业,这些碎片化的工作既不影响上课,又能赚到零花钱。特别是潮州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这类服务,往往都是急单,雇主愿意出高价。
古城区的李阿姨经营茶铺叁十年了,她现在固定雇着两个学生轮流送茶。“这些孩子头脑活络,手机地图用得比老员工熟练多了。”她边说边翻开记账本,“以前专职送货员每月要开四千工资,现在随叫随到反而省心。”
不过这种模式也引发过争论。在牌坊街的凉茶铺里,我听见几位老人家在讨论:“现在孩子是不是太看重钱了?”但旁边正在帮客人拍照的女生小林插了句话:“我们赚的不是辛苦钱吗?既能接触社会又不用跟家里要生活费。”
说起来挺有意思,这些学生接活的范围正在不断拓展。除了常见的代购、排队、陪诊,现在连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帮忙拍短视频都成了新业务。上个月朋友结婚,居然请到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跟拍,成片效果丝毫不输专业团队。
夜幕降临在韩江边,我遇见刚给游客当完向导的小郑。他擦着汗说今晚还要赶论文,但眼睛亮晶晶的:“昨天带了个北方客人,他说我讲的潮汕故事比导游书生动多了。”这个外语系的男孩最近正在攒钱买专业耳机,打算尝试做音频剪辑的兼职。
这种潮州学生服务200元随时到的现象,或许正是这座千年古城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的火花。年轻人用灵活的方式参与城市运转,而街坊邻里也渐渐习惯在需要帮手时,先想到那些背着书包的年轻身影。
转角那家肠粉店的老板娘现在手机里存着五六个学生电话。“有时候凌晨要进货,大学生比专业搬运工还好找。”她掀开蒸笼时热气腾腾地说,“这些孩子实在,不会偷工减料。”雾气中我忽然觉得,这种彼此需要的关系,正悄悄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