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约茶上课,茶会学习相约同行

发布时间:2025-11-03 09:36:52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收到老张的微信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周末有个茶会学习,就在大同书院,要不要一起来?"后面跟着个茶杯的表情。我笑着回复:"你这是要把约茶和上课整到一块儿啊?"

周六早上走进书院,茶香已经飘了满屋。原木长桌上摆着五六套茶具,每套旁边都放着本《茶经》。老张招呼我坐下,指着对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说:"这位是陈老师,退休前在农大教茶学。"陈老师笑眯眯地给我们分发热水壶,那动作熟练得像是每天都在重复。

当茶杯遇见笔记本

"咱们今天不搞正经上课那一套,"陈老师开口就说,"就是边喝茶边聊聊。"他拿起盖碗,手腕轻轻一转,"看,这叫凤凰叁点头。不是表演,是让茶叶充分舒展。"热水冲下去的瞬间,茉莉银针的香气立刻在空气中炸开。我旁边的大学生模样的女孩赶紧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陈老师摆摆手:"先别记,先用舌头记。"

第二泡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注水,结果手一抖,水漫金山。老张笑我:"你这哪是泡茶,是发洪水啊。"陈老师倒是不介意:"多试几次就会了。就像学习,光看别人做永远学不会。"

说来也怪,当茶汤在舌尖打转的时候,那些对于茶多酚、氨基酸的知识点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原来茶叶的涩味来自单宁,回甘来自糖苷类物质——这些在教科书上枯燥的名词,此刻都变成了具体的味觉体验。

第叁泡茶时,大家已经熟络得像老朋友。坐在角落的茶艺师小婉开始讲她去茶山的故事:"茶农教我一个土办法,判断茶叶好坏就是看它能不能'站'起来。"她捏起几根茶叶丢进杯子,茶叶真的慢慢竖着沉了下去。"就像咱们学习,得沉得下心才行。"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的茶缸。她总是抓把茶叶扔进搪瓷缸,冲上开水喝一天。那时候觉得喝茶就是解渴,从来没想过一片叶子背后有这么多的学问。现在端着品茗杯,突然理解了什么叫"生活的艺术"。

茶过五巡,陈老师拿出不同产地的水让我们对比。矿泉水和纯净水泡出来的茶,味道真的不一样。"水质就像学习环境,"老张若有所思,"好环境能让学习事半功倍。"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说他把什么都往学习上扯。

那个下午,我们喝了七种茶,从龙井到单丛,从新茶到老普洱。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或多或少记了些东西,但更多的是头脑里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离开时,那个大学生女孩说:"这才叫上课啊,比在教室里有意思多了。"

现在我和老张每个月都会参加这样的茶会学习。有时候是在茶馆,有时候干脆在谁家的阳台。每次摆开茶具,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茶香的周六下午。这种把知识和生活揉在一起的方式,让学习变成了期待,而不是负担。

茶凉了可以再续,学习停了可以再拾。重要的是找到那群愿意和你一起举杯的人,在茶香书韵里,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像陈老师常说的:"喝茶也好,学习也罢,关键是要找到其中的乐趣。"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