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怎么找品茶的地方,溧阳品茶去处如何寻
最近常听茶友念叨,想去溧阳找个清静地方品茶,却不知从何找起。这话让我想起第一次去溧阳时的窘迫——捧着手机查了半天,导航绕了叁圈,最后还是靠问路才寻到藏在小巷里的茶舍。
老街深巷有茶香
要说在溧阳找品茶的地方,真不必盯着网红店。那次我误打误撞进了人民路旁的老街,青石板路刚被雨水洗过,空气里浮着若有若无的茶香。顺着味儿往前走,竟发现七八家茶室隐在梧桐树影里。竹帘半卷的窗前,总能瞥见当地人端着玻璃杯慢悠悠啜着白茶。有位穿蓝布衫的老板娘在门口拣茶,见我张望便招呼:“进来坐坐呀,今早刚到的沙河桂茗。”她随手指向斜对面:“往南再走两个路口,水利局宿舍楼下还有两家,都是老茶客爱去的。”
这种不经意间的发现最是珍贵。后来我学聪明了,赶早去菜场转转——果然在和平桥那边遇见挑着竹篮卖茶青的农户。他告诉我溧阳品茶去处如何寻的窍门:别看招牌大小,要瞧门口停的电瓶车多不多。本地人最懂哪家茶叶新鲜、价位实在,他们常聚的店面,准错不了。
茶园里的别样天地
趁着清明前后,我跟着采茶工进了北山茶园。没想到半山腰的制茶作坊里,竟摆着叁张原木茶台。穿胶鞋的老师傅正在炒青,头也不抬地说:“想喝茶?自己烧水泡。”铜壶在柴灶上咕嘟作响,鲜茶叶在瓷碗里舒卷,这种体验比精致茶室更让人心动。下山的路上,看见不少茶园都挂着小木牌,写着“可品鉴现炒茶”。
有天在戴埠镇吃午饭,发现饭店二楼还藏着茶空间。老板边烫茶杯边说:“咱们溧阳人待客,饭桌和茶桌从来不分家。”这话倒提醒了我,后来在别处验证确实如此——好多农家乐的包厢都备着整套茶具,点完菜先沏壶本地白茶,等菜时就能慢饮闲聊。
现在每回去溧阳,我总爱在傍晚往住宅区溜达。社区服务中心斜角有家开了二十年的家庭茶铺,玻璃罐里装着六种等级的南山寿眉。头发花白的店主用搪瓷缸泡茶,说这般才喝得出土壤的气息。窗外飘来隔壁炒菜的香气,混着茶烟,竟比那些讲究仪式感的茶道更贴近生活。
其实溧阳怎么找品茶的地方这事儿,说到底要靠脚步丈量。上次在燕山公园歇脚,发现连公交站台背后的宣传栏都贴着茶艺班通知,扫二维码就跳出十几家合作茶社的定位。这座城市对待茶的态度,就像他们泡白茶的水温,不沸不凉,刚好让叶片在杯中缓缓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