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500块钱叁个小时,新郑叁小时五百元服务
巷子里的那盏灯
老张给我发来一个地址,说那边有个挺特别的活儿。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半天,“新郑叁小时五百元服务”,这行字看得人心里直犯嘀咕。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广告,就简简单单一句话,反倒让人更好奇了。五百块,叁个小时,到底能干啥?我心里盘算着,这价钱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正好卡在一个让人愿意琢磨一下的位置。
按照地址找过去,是在老城区一条巷子里。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铺面。我要找的地方连个醒目的招牌都没有,就门楣上挂着一盏暖黄色的灯。推门进去,铃铛“叮铃”一声响,里头是个不大的空间,飘着淡淡的檀香味。
一位老师傅从里间走出来,看着五十来岁,穿着棉麻衫子,笑容挺和气。“是为那叁小时的活儿来的吧?”他一边招呼我坐下,一边开始摆弄桌上的茶具。我点点头,忍不住问:“师傅,您这儿到底是做什么的?神神秘秘的。”
他给我倒了杯茶,不紧不慢地说:“就是陪人说说话,听听故事。”看我一脸不信,他笑了:“你是不是觉得,花五百块钱找人聊天挺奇怪的?”
还真是。现在满大街都是心理咨询师,收费也没这么贵。老师傅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解释道:“我不做心理疏导,就是个听故事的人。这些年啊,来找我的人还真不少。”
正说着,里间走出来一个年轻人,眼圈有点红,但神情轻松了不少。他朝老师傅点点头,轻轻带上门走了。老师傅转回头看着我:“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些事,有些能跟朋友说,有些连家人都不能讲。在我这儿,叁个小时,你想说什么都行,说完就走。”
我忽然明白了点什么。在这个人人都忙着表达的时代,找个能安安静静听你说话的人,反倒成了件难事。这叁个小时,买的不是服务,是一段不被评判的时间,一个能放下所有伪装的角落。
“新郑500块钱叁个小时”,这个看似简单的约定,背后藏着现代人太多说不出口的孤独。老师傅说,来找他的人里,有西装革履的白领,也有普通工薪族。有人在里头哭了整整叁个小时,有人就安安静静地坐着,还有人就为了能放心地睡上一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傅喝了口茶,“是个中年男人,他说他就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好好吃顿饭。”原来那人在外地打工,回家总是报喜不报忧,连吃饭都得装出很有胃口的样子。那天他在里间,就着一壶茶,慢慢吃完自己带的盒饭,说了很多在外打拼的难处。
天色渐晚,我起身告辞。推门出来时,巷子里的路灯已经亮了。回头看看那盏暖黄色的门灯,忽然觉得,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能有这么个地方,也挺好的。虽然我没体验那叁个小时,但光是知道了它的存在,心里就莫名踏实了些。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也许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一个地方——不用多大,不用多豪华,就是能让你卸下所有,做回真实的自己。五百块钱买叁个小时的坦诚,对有些人来说,或许真的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