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做服务的小巷子,景德镇老街服务小弄堂

发布时间:2025-11-03 02:25:27 来源:原创内容

说起景德镇,大家脑子里立马蹦出青花瓷、窑火、大师工作室这些词儿。可要真正感受这座瓷都的脉动,还得钻进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弄里。我说的可不是游客扎堆的仿古街,是那些藏着生活本色的老巷子,比如当地人常提起的"做服务的小巷子"。

那天下午,我特意绕开主街,拐进一条叫"十八桥"的老巷。刚进去就听见拉坯机嗡嗡响,循着声音走到一户敞着木门的人家。一位老师傅正弯腰修坯,地上摆着七八个待干的泥胎。"随便看啊,"他头也没抬,"我这儿就是给前面大师作坊做粗坯的。"他说的"前面",指的是巷口那家挂着金字招牌的工作室。

藏在深巷里的手艺

老师傅姓余,在这条景德镇老街服务小弄堂住了叁十多年。他随手拿起个半成品:"别小看这泥巴坨子,烧成瓷器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我们这种做服务的小巷子,专接别家不愿做的急单、小单。"说着用指尖在坯体上轻轻一刮,"听见没?这声音就知道湿度刚好。"

隔壁传来捶打泥料的声音,像在敲打着岁月的节拍。余师傅笑着朝那边努努嘴:"老李在练泥,他家用的是祖传配方。要说景德镇做服务的小巷子为什么能活下来?靠的就是这些外面学不来的老法子。"

正聊着,巷子里慢悠悠驶过辆叁轮车,车上堆着等待烧制的坯胎。骑车的小伙挨家挨户收取作品,准备送往公共窑口。这种场景在主干道上根本见不着——大作坊都有自家窑炉,而这些藏在景德镇老街服务小弄堂里的小户,得靠这种"拼窑"才能省下成本。

走到巷子深处,偶然发现个有意思的铺子。店主是把现代设计融入传统瓷艺的年轻人,她说选在这里开店,就是看中老巷子里的手艺底蕴。"你别看这条景德镇做服务的小巷子不起眼,从拉坯到画青花的老师傅这儿都能找到。上午画好的胚体,下午就能送到隔壁窑厂,这种效率写字楼里可没有。"

暮色渐浓时,巷子里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有老师傅端着饭碗坐在门槛上,边吃边打量晾在院里的半成品;刚收工的画工叁叁两两约着去喝瓦罐汤。这些日常画面,让人突然理解了所谓"服务",不仅是手艺的流转,更是种生活方式的延续。

华灯初上,我站在巷口回望。那些亮着暖黄灯光的窗户后面,也许正有人在打磨明天要交货的瓷坯。这条看似普通的景德镇老街服务小弄堂,其实牵动着整座瓷都的毛细血管。它不像商场橱窗里的瓷器那样光鲜夺目,却让千年瓷火在烟火人间里继续跳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