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连州300元的情感故事
夏日的连州总是闷热中带着几分慵懒,我坐在老街的糖水铺里,听着风扇吱呀转动。隔壁桌的阿婆突然说起“连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我手里的绿豆沙差点洒出来。
阿婆说的其实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候镇上来了个外地小伙子,在纺织厂打工,每个月挣八百块。有次他在农贸市场帮一个卖菜的姑娘赶走了偷钱的混混,那姑娘硬要塞给他叁百块谢礼,他死活不肯要。后来这叁百块就成了两人之间的信物——今天他买件新衬衫,明天她添双皮鞋,钱在两人手里转来转去,最后变成了结婚时的新房窗帘。
叁百块能买什么
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叁百块连顿像样的晚餐都不够。但在那个年代,这笔钱能租两个月房子,能买叁十斤猪肉,能让人在陌生的地方找到落脚点。更重要的是,它成了两个人相互试探的借口。
我记得那对夫妻现在还在镇上开杂货店。有次去买烟,看见老板娘在记账本上写写画画,老板在旁边嘟囔:“当初要是收了那叁百块,现在是不是能少辛苦点?”老板娘头也不抬:“那你去找个给你叁百块的过呗。”两人互相瞪着眼,突然都笑了。
这种连州300元的情感故事,在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动不动就是星级餐厅、名牌包包。可那时候的感情,就像连州山里的泉水,看得见底,却格外清甜。
镇上老邮局的王叔跟我说过另一个故事。有个外地来的老师,每个月都会寄叁百块钱回老家。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是寄给生病的前妻的。当时他们已经离婚叁年,但他说:“好歹夫妻一场,不能看她遭罪。”这笔钱寄了整整五年,直到前妻病好再嫁。
感情这东西啊,有时候真不是钱多钱少的事。关键是那叁百块背后藏着的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现在偶尔还能在连州街头看见这样的情景:小情侣为了一杯奶茶钱拌嘴,转眼又手牵手去买炸串。其实无论时代怎么变,那份愿意为对方着想的心始终没变。叁百块能见证爱情,叁块钱的冰棍也能,重要的是两个人能不能把苦日子过甜。
傍晚时分,我路过那对夫妻的杂货店。老板娘正在收晾在外面的衣服,老板搬着梯子修招牌灯。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像他们共同走过的二十年。这样的连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或许正在某个角落悄悄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