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火车站300一次,根河站服务300一回
这事儿得从去年冬天说起。那天我刚出根河火车站,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似的。正琢磨着怎么去宾馆,旁边一位裹着军大衣的大爷凑过来:“住店不?咱家宾馆有暖炕,包接送,300一次。”我愣了一下,这价格听着倒是实在。
坐上车后,大爷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跟我唠嗑:“现在生意难做哟,往年这时候游客挤破头。咱们‘根河站服务300一回’,包住包接送,还管第二天早饭。”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冻得发红,“这价搁五年前想都别想,现在嘛...能挣一点是一点。”
冰天雪地里的热炕头
宾馆是栋叁层小楼,暖气倒是给得足。老板娘边登记边说:“咱这儿‘根河火车站300一次’的服务,包含了看冰灯、喂驯鹿,要不去极地馆也能优惠。”她递过来一杯姜茶,“其实啊,这价钱我们真赚不着啥,就是图个回头客。”
晚上和几个常来拍雾凇的摄影爱好者聊天。老张每年都来,他掰着手指头算:“住快捷酒店得200吧?打车往返车站100,吃饭再花100,加起来差不多400。现在‘根河站服务300一回’,确实划算。”他压低声说,“关键是这些本地人熟门熟路,能带你去些游客不知道的拍摄点。”
第二天跟着大爷的车在林子里转,他指着路边的白桦林念叨:“看见没?这树杈子结的冰凌,太阳一照,跟水晶帘子似的。那些旅行团大巴根本进不来这种小路。”说着把车停在河边,“等会儿,运气好能看见出来饮水的狍子。”
还真让他说中了。两只傻乎乎的狍子从对岸探头探脑地过来,看见我们也不躲,就站在那里歪头打量。大爷嘿嘿笑:“它们都认识我的车了,天天这个点儿来。”
小城冬日的温度
后来在镇上闲逛,发现不少店家都提供类似服务。超市老板娘一边给我找零一边说:“现在大家都这么干,冬天游客少,抱团取暖呗。你看隔壁饭馆,在我们这儿消费满200,送一张他们的代金券。”
餐馆老板更实在:“什么‘根河火车站300一次’,说白了就是薄利多销。你住他家宾馆,来我这儿吃饭打八折;在我这儿吃饭的,去他家住宿也能优惠。互相帮衬着过冬。”
离开那天下起了小雪,大爷执意要送我去车站。装行李时他塞给我一包松子:“自家采的,路上嗑着玩。开春要是再来,领你去采蘑菇,那会儿价格更实惠。”
火车缓缓启动,看着站台上渐渐变小的人影,忽然觉得这300块钱花的,不止是住宿和车费。在这冰天雪地里,你买到的是当地人把家底儿都掏给你的热乎劲儿,是那些旅游攻略上找不到的小路和观景台,是随口就能唠上半天磕的亲切。
车窗上结着霜花,像把整个根河的冬天都冻在了玻璃上。我想起大爷说的那句话:“咱这儿冬天是冷,但人心不冷。”这话听着有点俗,可当你真的在零下四十度的早晨,喝到客栈老板早起熬的小米粥时,就会觉得,这价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