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西县少年时薪50元
巷子口的兼职启示
前两天路过莱西一中旁边的布告栏,发现一张手写广告特别扎眼。“初叁学生家教,时薪50元”,底下还用红笔画了道波浪线。我站在那儿琢磨了半天,现在的中学生都这么能干了吗?
后来通过邻居辗转打听到,贴广告的是个叫小磊的男生。他妈妈在菜市场碰到我,说起这事就眉飞色舞:“我们家孩子数学好,班上好几个同学找他补课。最开始是帮同桌讲题,后来家长们都找上门来。”她撩了撩头发,语气里带着心疼,“这孩子每晚写完作业还得备课,我说少接两个,他偏不乐意。”
这事让我想起老家表姐的儿子。那孩子在隔壁西县读初二,暑假跑去快餐店打工,时薪也是50块。西县少年时薪50元的消息在家族群里传开时,大舅还发语音说:“现在的小孩真能耐,我当年在工地干一天才挣十块钱。”表姐却偷偷告诉我,孩子用第一笔工资给她买了条丝巾,把她感动得偷偷抹眼泪。
说实话,这个价位在县城不算低。我特意问了开培训机构的张老师,他说普通大学生家教也就这个价。“但家长们都反映,这些小老师特别懂现在学生的思路,讲题方法更容易被接受。”他翻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给我看,“有个家长说,他家娃以前请过重点中学老师,反而是一个西县少年时薪50元的辅导最见效。”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小区凉亭里乘凉的王奶奶就直撇嘴:“半大孩子能教出什么名堂?别把人家孩子耽误了。”她这话刚落,对门的李阿姨就接茬:“您可不知道,现在教材变得快,咱们这些老人根本辅导不了。找同龄人补课,孩子反而没压力。”
我在想啊,这些孩子挣的或许不只是零花钱。小磊的班主任刘老师告诉我,那孩子最近在班里明显更自信了。“以前发言都低着头,现在能站在讲台给同学讲题了。这种成长,试卷上可看不出来。”
黄昏时分,我又经过那个布告栏。夕阳把“莱西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那行字染成了金黄色。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不过是桩新鲜事。但看着街上那些背着沉重书包的身影,我忽然觉得,这些少年正在用他们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