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喝茶上课群,崇州品茶学习交流圈
最近有个朋友神神秘秘地问我:“你知道崇州喝茶上课群吗?”我当时就愣住了,喝茶就喝茶,上课群又是什么说法?他笑着给我解释,这才明白原来是个以茶会友的学习小圈子。
说来也巧,没过几天我就在城南的茶舍里遇到了这个群的成员。那天下午阳光正好,隔着木格子窗能看见院子里摆着几把竹椅。角落里七八个人围坐着,中间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茶具。“这是我们的品茶学习交流圈每周活动,”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对我说,“你要不要也来尝尝刚到的蒙顶甘露?”
茶香里的慢时光
我好奇地坐下来,立刻被那种氛围打动了。这里没有笔笔罢,没有讲义,只有茶香袅袅,大家随意地聊着茶经。老先生一边冲泡着茶叶,一边讲着这款茶的来历:“你们看这茶汤的颜色,这叫‘蜜绿透亮’,是蒙顶甘露的特点。”他说话慢悠悠的,手上的动作却流畅自然,像是在进行某种古老的艺术表演。
坐在我旁边的李姐是开服装店的,她说来这儿纯粹是偶然。“刚开始就是觉得压力大,想找个地方静一静。没想到在崇州喝茶上课群待了两次,居然上了瘾。”她笑着说,“现在不光会品茶,连茶道里的那些门道都能说出个一二叁了。”
我注意到这个崇州品茶学习交流圈有个特别的地方——大家都不急着说话。每泡一道新茶,总要静默片刻,细细品味之后才开始交流感受。这种节奏在现代社会实在难得,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
随着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多,我发现这个群体远不止是喝茶聊天那么简单。有一次,他们请来了一位农学院的老师,专门讲解茶叶种植的知识。那天我们不仅学会了辨别不同品种的茶树,还亲手体验了炒青的过程。站在锅前翻炒茶叶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看花容易绣花难”的道理。
小王是这个群的活跃分子,他在科技园上班,平时工作压力大。“在这儿认识了不少朋友,”他给我斟了杯茶,“我们有时候周末还会约着去周边的茶园走走。你知道吗?通过这个崇州喝茶上课群,我居然还促成了两个合作项目。”
这话让我若有所思。原来在不知不觉中,这个以茶为媒的圈子已经成了连接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桥梁。茶桌上谈天说地,生意场上的拘谨和戒备都淡了许多。
最近一次去参加活动,正赶上他们在讨论茶具的选择。老先生拿出自己收藏的几把紫砂壶,让大家轮流上手感受。“壶要养,人要磨,”他慢条斯理地说,“就像你们年轻人说的那个词——沉淀。”这话说得真妙,茶要沉淀才能出真味,人不也是这样吗?
那天离开茶舍时,夕阳正好。我回头看了眼那个熟悉的角落,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崇州品茶学习交流圈能吸引那么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能让人暂时放下手机,静下心来品一杯茶,听一段故事,交几个朋友。这大概就是最朴素的智慧吧,就像好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修饰,真正的生活也不需要太过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