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大学门口暗号变了,校门暗号已更新

发布时间:2025-11-06 08:08:09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路过仪征大学东门,总感觉气氛不太一样。门口那几位保安大叔,看人的眼神都带着点儿琢磨劲儿,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摆摆手就放行了。

我正纳闷呢,就看见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骑着共享单车要进去,保安抬手拦下,低声问了句什么。男生愣了一下,显然没反应过来。保安摇摇头,示意他靠边停车登记。后面一个扎马尾的女生倒是顺利,她凑近说了几个字,保安点点头,侧身让她进去了。

这情形让我想起去年这时候,校门口的“通关密语”还是“去哪儿”和“回来啦”之类的日常对话。现在这么正式,倒真像是电影里地下工作者对暗号的场面。

暗号从何而来

说起来,这个传统在仪征大学存在好几年了。最初是因为疫情防控,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校园文化。老生毕业前,总会把最新的暗号告诉相熟的学弟学妹,像传递什么秘密宝藏似的。不过这次的仪征大学门口暗号变了,似乎变动特别突然,好多人都没接到“通知”。

我在门口观察了半小时,起码有七八个同学被拦下来登记。大家的表情从困惑到恍然大悟,再到掏出手机紧急联系同学,整个过程挺有意思的。有个男生边打电话边抱怨:“怎么没人告诉我校门暗号已更新啊,太不够意思了!”

其实想想,这种看似麻烦的规矩,倒给校园生活添了几分趣味。现在大家都习惯低着头看手机走路,有了这个小小的互动,反而让人和人之间多了些交流。

傍晚时分,我碰见认识的学妹小琳,她刚从校外兼职回来。我好奇地问她怎么通过检查的,她神秘地笑笑:“这个嘛,得靠人脉。我们班级群里中午就通知了,这次的暗号换成了‘春风’对‘杨柳’,还挺诗意的对不对?”

难怪那么多同学不知道,原来消息是在各个小圈子里分散传播的。这种非正式的传播方式,反而让知道暗号的人有种属于“内部圈子”的小小优越感。

不过也有同学觉得麻烦。大叁的王同学就说,有时候着急出门办事,回来时忘了暗号更新,还得临时找人问,挺耽误时间的。“但仔细想想,”他补充道,“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能理解。”

夜幕降临,校门口亮起暖黄色的灯光。我看着来往的学生与保安之间那种默契的互动,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安全检查,更像是这所大学独有的打招呼方式。每个人在说出暗号的瞬间,都像是确认了自己作为仪征大学一分子的身份。

不知道下一次暗号什么时候会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但这种小小的变化,这种校园生活里的小插曲,或许正是大学生活让人怀念的部分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