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品茶上课,侯马茶艺学习时光
侯马的春天总是带着点茶香,这话真不假。那天路过老街,看见青砖墙外挑着面杏黄旗,上面写着"茶艺研习"四个字,脚就不听使唤地迈了进去。
教室里摆着七八张原木茶桌,每张桌子都配着全套茶具。老师是位穿棉麻衫的大姐,她正往壶里注水,水声哗啦啦的,听着特别舒坦。"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她笑着说,"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
茶香里的慢时光
第一泡是本地产的黄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温杯烫盏,手忙脚乱的,差点把盖碗给摔了。老师倒是不着急,慢悠悠地纠正我的手势:"手腕再沉下去些,对,就像握着只刚孵出的小鸡。"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紧张感顿时散了大半。
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水汽蒸腾的细微声响。说来奇怪,平时手机消息响个不停,这会儿倒觉得,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等着茶汤变色,也挺好。
茶艺老师不紧不慢地讲着:"喝茶这事啊,急不得。水温要刚好,时间要刚好,心情也要刚好。"她给我们斟茶,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轻轻晃动,"你们发现没?好茶都是慢慢品的,就像好日子,得细细地过。"
手上的功夫活
轮到我们自己冲泡时,我才发现这真是个技术活。水流要稳,手势要轻,心里还得默数着时间。旁边的阿姨比我熟练多了,她说这是第叁次来参加侯马品茶上课了。"每次来都有新收获,"她边洗茶边说,"现在我家那口子也爱上喝茶了,晚上都不玩手机了,非要跟我一起泡茶。"
老师挨个指导,走到我身边时点点头:"你这注水的手势有点意思,虽然生涩,但挺认真的。"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来也怪,就这么简单的动作,要做好还真不容易。
在侯马茶艺学习时光里,最让我惊讶的是,原来不同的人泡同样的茶,味道真的会不一样。老师解释说,这和每个人的手法、心境都有关系。"所以啊,"她总结道,"你们泡的不是茶,是自己的性子。"
那天我们尝了叁种茶,从黄茶到红茶,再到发酵程度更高的黑茶。每换一种茶,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先我觉得喝茶就是解渴,现在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
临走时,老师送了我们每人一小包茶叶。"回去要记得练习啊,"她站在门口嘱咐,"下回再来,可是要检查作业的。"大家都笑了,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约好下次一起喝茶。
现在我家阳台多了张茶桌,周末的早晨总会泡上一壶。邻居好奇地问我在哪学的,我总会想起那个飘着茶香的午后。在侯马品茶上课的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泡茶,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慢下来"。生活嘛,有时候就需要像泡茶那样,一步一步来,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