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品茶上课微信,合山茶艺学习交流群
这几天老有朋友问我,合山哪儿能学茶道啊?我手机一掏,直接亮出二维码:"喏,加这个合山品茶上课微信呗。"
说来也巧,去年这个时候我也是个茶盲。红茶绿茶分不清,泡茶只会用开水猛冲。有回去朋友家做客,看人家温杯烫盏的样子,手腕轻轻一转,茶水划出琥珀色的弧线,当时就觉得,这手艺真该学学。
误打误撞进群记
记得第一次点开合山茶艺学习交流群,满屏都是专业术语:凤凰叁点头、关公巡城...看得我直发懵。幸好群主陈老师特别耐心,发了段语音说:"新来的朋友别紧张,咱都是从烫到手开始的。"这话听着就亲切。
群里有位开茶店的李姐,天天在群里晒她的盖碗。有天我忍不住问:"为什么我泡的茶总带苦味?"她私聊教我:"水温太高啦!绿茶80度就够了,你用手背试,觉得温温热就行。"这招太实用了,第二天泡的龙井果然清甜许多。
最逗的是群里的老王,自称"野生茶人"。有次他晒出整套紫砂壶,配文:"老婆骂我乱花钱,但喝茶人的事,能叫乱花钱吗?"底下瞬间几十条回复,都在分享自己"败家"的经历。看着这些活生生的茶友,突然觉得学茶不再是件孤单的事。
上个月线下活动,我终于见到群里的各位。在李姐的茶室,陈老师手把手教我们闻香。原来闻香杯要分叁次嗅——第一次浅嗅,第二次深闻,第叁次感受余韵。当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真的在铁观音里闻到了兰花香,那种惊喜简直没法形容。
现在每天早晨,我都会按群里教的方法泡茶。温具、置茶、冲泡、分汤,这一套流程做下来,整个人都静下来了。昨天邻居来串门,看我泡茶的样子还挺像那么回事,非要我教她两招。我笑着点开手机:"要不你先加这个合山品茶上课微信?"
说真的,这个茶艺群改变了我很多。以前总觉得茶道高深莫测,现在明白它就在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间。就像陈老师常说的:"喝茶不必太讲究,但要有讲究的心。"
最近群里在讨论秋茶上市,消息提示响个不停。看着茶友们晒出的各种桂花乌龙,我赶紧下单了两罐。毕竟在这个合山茶艺学习交流群里,谁能忍住不跟着买买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