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火车站附近站街,宿州车站旁街巷见闻

发布时间:2025-11-06 03:01:39 来源:原创内容

老街巷的日与夜

傍晚时分,我路过宿州火车站西侧的老街。夕阳把广告牌的影子拉得老长,几个街坊坐在杂货店门口摇着蒲扇闲聊。穿校服的男孩踩着滑板从巷口呼啸而过,惊起了路边打盹的野猫。这条街和所有老城区的街道一样,透着种被岁月打磨过的温润。

开小卖部的王阿姨在这儿住了叁十年。“以前火车站没扩建时,这条街更热闹。”她边说边给冰柜补货,“现在年轻人都在新区买房,老邻居见面都问‘你家什么时候搬’。”她指着对面正在清仓的鞋店叹气,那家店的红底黄字招牌已经褪成了浅粉色。

再往深处走,棋牌室里传来麻将碰撞的脆响。老陈正在教孙子下象棋,孩子举着“车”犹豫不决。“当年我就是在站前广场摆棋摊认识的你奶奶。”他笑着挪动棋子,棋盘边放着装枸杞的保温杯。窗外,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寻找宾馆,导航语音在巷子里断断续续。

车站旁的人间烟火

清晨六点的站前广场别有生机。赶早班车的旅客在早餐摊前排队,炸油条的香味混着晨雾飘散。李师傅的修车摊刚支起来,他正给共享单车补胎:“别看现在电动车满街跑,附近老人还是爱骑自行车。”车摊旁的水泥墙上,层层迭迭的小广告新覆盖着旧痕迹。

转角水果摊的老板娘麻利地整理着草莓:“火车站附近就这点好,天南地北的客人多。”她顺手往塑料袋里多塞了两个橘子,“都是老街坊了。”这时列车呼啸着进站,震得棚顶的遮阳布微微颤动。

我注意到巷子尽头新开了家青年旅舍,蓝色招牌在旧楼群里格外醒目。老板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他把天台改成了观景茶座:“就想让旅客看看老城区的烟火气。”傍晚的确有背包客在天台拍照,落日余晖洒在晾衣杆和太阳能热水器之间。

夜幕降临时,路灯次第亮起。便利店的白炽灯照着小巷,外卖骑手的蓝色制服在光晕里一闪而过。巷口的保安老赵正在巡查,他对每家店铺的营业时间都了如指掌:“夜班火车到站前,烧烤摊会把桌椅摆到榕树下。”说着递给流浪歌手一瓶矿泉水,那人每天准时在天桥唱歌。

路过24小时营业的药店,值班店员正核对药品清单。玻璃门上贴着“免费提供热水”的便签,这是整条街心照不宣的约定。凌晨两点,代驾司机们聚在便利店门口闲聊,他们的电动滑板车在路灯下排成整齐的队列。

站前广场的时钟敲响叁下,清洁工开始冲洗路面。水流漫过青石板缝隙,带着梧桐叶流向排水口。早班环卫工推着垃圾车走过,车铃在寂静的街道传出很远。这时早点铺的卷帘门哗啦啦升起,第一笼蒸包的热气模糊了灶台上的灯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