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粉灯一条街,福州粉色小灯巷景

发布时间:2025-11-03 19:24:17 来源:原创内容

傍晚时分,我站在了这条传说中的街道入口。说实话,第一眼望过去,它和福州其他老巷子没什么两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是有些年头的骑楼建筑。可当暮色渐浓,那些悬挂在屋檐下、窗棂边的小粉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时,整条街突然像被施了魔法。

那些灯光不是刺眼的亮粉色,而是带着些许朦胧的橘粉,像是小时候吃的水蜜桃味水果糖融化在了夜色里。光线透过手工制作的绢布灯罩,在石板路上投下柔和的光斑,偶尔有电动车经过,光影便在墙上跳起舞来。

巷弄里的烟火人间

往里走,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摆摊的大叔正把最后几把空心菜捆好,旁边奶茶店的小姑娘笑着问我要不要试试新出的芭乐冰茶。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些现代商铺的招牌竟然都巧妙地融入了小粉灯的元素——有的是灯造型的濒辞驳辞,有的是粉色的霓虹灯带,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时髦感。

一位坐在自家门槛上摇扇子的依姆告诉我:“这些灯啊,从我嫁过来那年就有了。”她指着对面那栋骑楼二楼的雕花栏杆,“最早是几户人家自己在屋檐下挂的灯笼,后来街坊觉得好看,都跟着挂起来了。”她说这话时,头顶那盏小粉灯正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镀了层温暖的光。

我忽然想起朋友说过,这条街的居民曾经联名反对政府统一更换尝贰顿路灯的提议。他们坚持要保留这些看似“过时”的小粉灯,倒不全是怀旧,而是觉得这种温暖的光线让晚归的人看了心安。现在走在街上,你能明白他们的坚持——冷白色的尝贰顿灯确实更亮,但照不出青石板上雨后的反光,也照不出老邻居脸上熟悉的表情。

继续往前,我发现这条街上还藏着好几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在一家灯笼店门口,老师傅正用小镊子把薄如蝉翼的粉色绢布贴在灯架上。“现在会做这种老式灯笼的人不多了。”他头也不抬地说,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慢下来。店里挂满了成品,从最简单的圆灯笼到造型复杂的莲花灯,每一盏都透着手工的温度。

转角处有家旧书店,老板在门口支了个小茶几,正悠闲地泡着茉莉花茶。看到我驻足,他笑着招手:“进来看看呗,我这儿有很多对于福州老照片的书。”书店里同样点缀着几盏小粉灯,把满架子的旧书照得泛着暖黄。这样的画面让我恍惚觉得,时间在这条街上走得特别慢。

夜色渐深,街上的人反而多了起来。下班的白领拎着公文包匆匆走过,情侣手牵手在灯下自拍,几个中学生围在糖水摊前叽叽喳喳。我注意到每个经过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抬头看看那些小粉灯,像是完成某种仪式。也许对他们来说,看到这些灯光,就意味着真正到家了。

离开时回头望去,整条福州小粉灯一条街在夜色中蜿蜒成一条温暖的粉色光带。它不像旅游景区那样刻意营造古意,也不像商业街那般喧嚣浮躁,就是实实在在地活着、呼吸着,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记忆。那些看似普通的粉色小灯巷景,串联起的是几代福州人共同的生活印记。

推荐文章